这样一来,局势已经到了三比三,还剩下蔡瑁和远在江夏郡的黄祖没有发表建议了。
黄祖远在江夏,一时半会也过不来,因此蔡瑁就显得很是重要了。
蔡瑁是实权太守,别看刘表也坐镇襄阳,可南郡的实权却是在蔡瑁掌控中的。
其实与蒯越相比起来,蔡瑁更为保守,而蒯越更为进取。
只是刘表对蒯越的才能十分忌惮,始终不敢信任对方,更别提放手使用了。
如此一来,荆州的格局就变得更加保守起来了。
不过不论如何,蔡瑁至少还是统兵将领,也是荆州的大将,如果他能够支持自己的话,那局势就会不一样了。
刘表的目光转移到蔡瑁的身上,竟然主动询问道:“德珪,你可有高见?”
蔡瑁容貌俊朗,身材高大,和演义中的小人形象完全不同。
真正的历史上,蔡瑁和曹操的关系相当好,两人还是少时相交,多年好友。
蔡瑁也和袁绍认识,关系也很不错,而且目前阶段的蔡家和蒯家其实是袁绍党的中坚,而并非是曹家的中坚。
听到刘表问话,蔡瑁也不再捋须,放下手来整理了下思路,回答道:“诸位之言,瑁觉得都有道理。若是以瑁之见,明公可一起采纳。”
“一起采纳?”
刘表被蔡瑁给说愣了。
两条南辕北辙的意见,如何能一起采纳?
蔡瑁见状,继续说道:“明公,我州缺盐严重,百姓已经被迫淡食度日。长此以往,恐怕连耕种干活的力气都要没了。因此,徐州的食盐必换无疑。”
刘表脸色微变,不过他也知道蔡瑁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人哪能长期不吃盐,短时间里撑一下还行,时间一长,那可是要出事的。
可蔡瑁这话却等于是站到了荆州本地派的阵营里,这让他很是不悦。
只是蔡瑁的话尚未说完,只听他继续说道:“东征其实也无不可,如今西、北、南三面都有强敌,唯有东面,可以突破,若是错过这个时机,的确着实可惜。”
刘表眉头轻轻皱了起来,这蔡瑁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他当刘备是傻子吗?如果没粮那或许会坐视荆州吞并扬州,可有了粮食,怎么可能还会无动于衷?
蒯越轻笑一声,显然他已经猜到了蔡瑁的想法。
果然,蔡瑁紧跟着说道:“明公若要入扬,何必去江东火中取粟?豫章就在我州身边,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我们不如将目光放到豫章郡上,替刘正礼先代管一下。想来刘正礼也不会有所反对吧。”
原来蔡瑁所谓的一起采纳,是改变了东征的内涵。
他所谓的东征,不再把目光定为江东,而改成了豫章。
豫章面积很大,一个郡的版图甚至有有徐州两三个郡国那么大,人口也有近一百七十万之多。
如果能够吞下豫章,不断不但使得荆州有了东面屏障,更能直接威胁到九江、丹阳两郡。
历史上孙家对抗荆州上游时,最重要的就是三位一体的防线。
这三位一体,就是豫章、丹阳和九江。
蒯越心中冷笑,蔡瑁还真是活的一手好稀泥。
和三国演义不同,蔡瑁从来就不是什么水军都督,统帅荆州水师。
实际上的蔡瑁,一直都是实权封疆大吏,历任章陵太守、江夏太守、南郡太守等。
后来张羡叛乱,刘表也是派了蔡瑁为帅,耗时数年平定荆南。
所以,蔡瑁其实跟水军的关系并不大,或者说绝非单纯的水军将领。
也因此,蔡瑁改顺江而下江东的战略为蚕食或鲸吞豫章。
顺江而下江东,得利的是刘表、刘磐、张允甚至是黄祖。
而攻略豫章的话,那么得利的却是他蔡家了。
对此,蒯越洞若观火,心中的冷笑更多的却是针对刘表的。
果然,听了蔡瑁的话后,刘表脸色一变,先是恼怒,可随后又渐渐的变成了深思。
蒯越嘴角微微勾起,心叫果然。
刘表就是这么一个容易动摇的人。
他最初的愤怒,是因为蔡瑁没有给他满意的回答而愤恨,可随后却又因为蔡瑁的建议而动摇了。
因为蔡瑁的建议看起来风险小,收益大。
攻略豫章,不会得罪刘繇和刘备,反而还能从刘备那获取食盐,同时又让刘繇和孙策之间彼此牵制。
等到自己拿下了豫章,即可水路并进,席卷江东。
听起来非常完美,可只有蒯越这样的顶级谋士才会看出这计划的荒谬。
首先,刘表在荆南的统治其实是很薄弱的。
眼下荆南对刘表的臣服,是因为刘表是朝廷所拜的荆州牧,本质上是拜服于东汉中枢而非是刘表这个人。
想要攻略豫章,无疑是从长沙郡和江夏郡出兵最为合适。
可如果后路根基不稳,还谈什么攻略豫章呢?
另外,扬州的精华无疑就是沿江四郡,豫章、会稽地广人稀,而且又多是山地,汉蛮杂居,哪里能和沿江四郡这种精华地带相提并论?
也就是蔡瑁这种夸夸其谈之辈才会想出这种愚蠢之极的变通。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