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第十五章:天下事、天下人(1/3)

陈氏子弟不爱上朝。

这一点是所有朝臣都知道的,而这些不爱上朝的陈氏子弟中,最不爱上朝的应该是每一代的墨家矩子了。

墨家自先秦年间之后,矩子之位一直都是相互之间轮传的,谁更能够服众、谁的技艺、学问更加高超,便将矩子的位置传递给谁。

哪怕是陈氏子弟,也不是每一代都能成为矩子的。

但成为矩子的陈氏子弟却都会在朝中担任官职——即便他们从来不会出现在朝堂上。

朝堂上的臣子中,有些的长辈则是经历过当年太祖皇帝时期的朝堂,他们下意识的就想到了一个事情,当年那位陈氏的墨家矩子出现在朝堂上的时候,仿佛是出现了某件大事。

那件大事最后奠定了大虞一统天下的基础。

而如今陈氏的墨家矩子再现

所有人都在沉默,沉默的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宣判。

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在朝堂上汇报事务的并不是这位突然出现的矩子,而是谢安、王羲之两人。

谢安、王羲之神色恭敬的站在最中央,脸上带着兴奋和快意之色。

“启禀陛下,《建武大典》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仅仅是两年的时间,这已然是十分迅速的了。”

“臣观建武大典,实乃天下第一奇书,因之恳请陛下将这一部分散之于民。”

散之于民?

几个大世家的家主眉头挑了挑,仿佛是明白了皇帝的想法,想要在民间培养出来寒门子弟,从而与他们这些世家子弟争权夺利么?

简直是可笑。

他们几个对视一眼,而后摇头在心里嗤笑一声。

这建武大典耗费了天下群贤两年时间,方才编撰完成三分之一,其体量一定是巨大的,而这巨大的体量即便是散于民间,那些人买得起么?

于是,世家们没有一个出言反对。

当然了,一部分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觉着即便是散之于民也没事,毕竟那些贫贱之人买不起——买得起的就算是小世家了,大家都是一家人。

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这种利民的事情,他们不敢反对。

他们前脚敢反对,后脚那位像是已经睡着了的镇国王与安国王就会睁开眼睛,下一刻他们的小命恐怕都难保。

于是,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建武大典》的这三分之一,便被同意了散布民间。

当这场朝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一直被人观察着的“陈云安”则是缓缓的出列,而后看着皇帝,轻声开口了。

“启禀陛下,墨家众人研制出来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可以“印制”书籍,以纸张承载,不需人工再抄写了。”

“此技术共有两种,其一为“雕版印制”,其二为“活字印制”。”

陈云安抬起头,看着张皖,没有管身后众人的反应。

“臣恳请陛下,以国库出资,建立“印制署”,于天下各州郡兴建一印制作坊,以全民间。”

张皖看着很惊讶的样子,脸上带着好奇的神色:“哦?印制术?”

“这两种印制术若是如同云安所说的一样,是利国利民之大事,朕自然是同意的,只是这印制术成本如何?”

“若是印制书籍,书籍的售价控制在多少的时候,既可以让商贩们有得赚、又可以让百姓们能够购买的起?”

陈云安稍加思索,便按照自己之前的调查开口了。

“启禀陛下,此二术中,雕版印制成本较之活字印制较高,若雕版中有字迹模糊、坏掉,便需要重新雕刻。臣曾看过《建武大典》的某一部分,若是以建武大典这一部分为例的话,以雕版印制,一本书籍的价格可以控制在半贯钱;而以活字印制的话,一本书籍的价格则是可以两百钱。”

“这是一个可以让商贩获利的价格,毕竟商贩之中大多数都是不成体系的,这两者是规模越大越能够节省。”

“若是朝廷兴建印制署的话,则是可以将书籍的价格控制在一百钱左右。”

一百钱?

朝堂上的众人听着这个数字,都神色变幻莫名。

这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许久没有听到这个名词了,一百钱是多少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