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录 第53章 迎世子(2/3)

此人想法,实不可解。

见侯安都坚辞不就,陈蒨也就罢了结亲之念。

……

陈蒨在朝中放出陈昌归来的消息,令群臣商议,以观朝堂风向。

百官纷纷上表,虽然没人提出要陈蒨禅位这种意见,然而皆请加陈昌爵命。

陈蒨暗暗心惊。

于是诏以陈昌为骠骑将军、湘州牧,封衡阳郡王,食邑五千户,加给皂轮三望车,后部鼓吹一部,班剑二十人。

湘州,还在后梁和北周手里呢。

扬、南徐、东扬、南豫这核心四州可不能给,就连刚平定的江州也不行。

-----------------

侯安都回到府中,在厅堂中独坐了一个下午,直到晚间。

侯夫人数次催他来用饭,侯安都只推说没有胃口。

侯敦侯秘撒娇无用,只有侯胜北出马,问阿父是怎么了。

侯安都沉默半响之后,将去迎接陈昌的事情说了。

侯胜北觉得迎接世子有何难,阿父要烦恼得连饭都吃不下。

就算世子脾气不好难伺候,不过忍耐路上数日而已,大不了孩儿陪你跑上一趟。

侯安都盯着儿子,看得他毛骨悚然,难道这里面还有不为人知的内情?

片刻之后,侯安都决心已定:”好!我儿便随为父一同前往,届时就由你来负责接待世子的随行人员。”

既然话已出口,侯安都把陈蒨想许配公主的事情也提了一下。

侯胜北大赞阿父英明,皇帝女儿有什么好的。(^_^)

又不禁有些好奇,问阿父为什么会拒绝。

“我只是为了主公留下来的大业着想而已,若是成了一桩买卖交换,如何向九泉之下的主公交待。”

侯安都说罢,斜视一眼:”再说你这小子的心思,我当爹的会不明白?皇帝女儿有什么好的。哼,亏你说得出口!“

侯胜北这才发现自己这句话大有语病,无暇思考阿父说的买卖交换是指何事,赧然讪讪道:”阿父知我。”

”今年你也二十了。“

侯安都叹道:”等办好了这趟差事回来,就给你行冠礼吧。前些日你阿爷寄信来,身体有些不好。待加了冠,你代我回去探望一番,尽尽孝道。“

这一晚,侯胜北见到阿父和得知陈霸先过世那天一样,长吁短叹,饮了不少酒。

……

去迎接世子还有些时日,自从栅口之战胜利归来,侯胜北和几个好友忙着战后诸事宜,清点汇报人马和武器损失,申请补充。

还有评定汇报功劳,抚恤伤残军士,管理和交割俘虏,盘点战利品等一堆事务需要处理。

忙碌过程中,侯胜北好奇地发现一件事。王琳军的湘州兵俘虏中,颇有一些蛮人。

他想到杜之伟之前没有细讲的南蛮,就去找国子学的老师请教。

有博学之士告诉他:

所谓南蛮,种类众多。

蛮人,分布于南北疆界,东至淮南,西达江汉,多以郡县地名命名其聚落,如晋熙蛮,五水蛮,武陵蛮,五谿蛮,竟陵蛮,湘州蛮,武宁蛮,司州蛮,雍州蛮等。

俚人,分布于湘广之间,有时亦称蛮,但与淮南江汉之蛮,并非一族,其聚落称为洞。

溪人,散在南境诸州,为山野贱户,血缘文化与汉人相通,故远较蛮俚易于同化,多信天师道,溪人之聚落亦称为洞。

僚人,南蛮之别种,分布于荆州西界,主要是梁益二州,宁交广三州亦有。

山越,扬州之蛮族,孙吴期间已剿灭大半,数量甚少,但仍未完全同化,偶有作乱。

……

原来如此,那么冼姨的百越应该是俚人了。

自家世居岭南,也算是俚人溪人一流。

王琳驱使的,就是五水、武陵、五谿、竟陵、湘州的这些蛮人吧。

那国子学老师又道:”历朝于多蛮之地立左郡右县,又有校尉,护军,都护等专司震慑讨伐。校尉多用所治的刺史兼领,惟南蛮校尉多以重臣居之。”

“元嘉二十二年讨缘沔蛮,移一万四千口于京师,用作外戚之奴仆,仅此一例而已。”

“朝廷既不徙蛮族于文化较高之地域,对南方诸州亦缺乏开发教化之政策,故南方蛮族的汉化进程较为缓慢。“

侯胜北觉得有点可惜。

这些蛮族老实听命,打仗勇不畏死,倒是当兵的好苗子。

不过谁又会愿意为了几千蛮兵,在边境未开发之处,埋头数年甚至更久,推行教化呢?

侯胜北一阵好奇过后,就把此事抛到了脑后。

……

中书侍郎袁宪和黄门侍郎王瑜也从北齐出使归来了,永定元年出发,整整过去了三年。

侯胜北就去撺掇徐陵老师,是不是请他们说一说这几年北齐发生的变化。

北齐最大的变化,就是去年十月,皇帝高洋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