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不殆录 第53章 迎世子(1/3)

一场关键决战,决定了一方势力的兴衰。

北齐军先前以鲁山为兵站据点,栅口战败后弃城而走。

南豫州刺史程灵洗乘胜追击,占领了鲁山。

王琳逃至湓城,还想集合离散将领士卒再战,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归附。

是啊,主力败北,湓城被北周军围困,根据地的湘州更是在后梁萧詧和北周军的联合攻击之下陷落,还能看得到翻身的可能么?

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誓死跟随的,真的是世间难得的忠义之士了吧。

王琳只好与妻妾左右十余人投奔北齐。

……

战前,王琳安排侍中、丞相左长史袁泌、御史中丞刘仲威典兵,侍卫奉立的伪帝萧庄。

战败之后,亲随皆散。

袁泌以轻舟送萧庄来到边境,拜辞而还,投降新朝,诣阙请罪,陈蒨深以为义。

袁泌出身阳夏袁氏,为左光禄大夫袁敬之弟,曾先后侍奉鄱阳王萧范、侯景、王僧辩、王琳,如今终于弃暗投明。

刘仲威则继续侍奉萧庄前往历阳,投奔北齐。

刘仲威,南阳涅阳人,少有志气,老终于邺城。

……

陈蒨下诏:”衣冠士族、将帅战兵陷在王琳党中者,皆赦之,随材铨叙。”

王琳势力,土崩瓦解。

轻车将军、司州刺史,曾经斩杀益州之主萧纪父子的樊猛及其兄樊毅率子弟部曲归降。

荡寇将军、巴陵太守,曾经将吴明彻打得片甲不留的任忠携子任幼武归降。

被北周四万大军围困多日的郢州,王琳败北,陈兵将至的消息传来,北周军解围而去。

留府孙瑒召集了将佐:”吾与王公同奖梁室,勤亦至矣。今时事如此,岂非天乎!”

于是遣使奉表,举长江中游之地来降。

而被南川三位刺史包围的新淦,听闻王琳败讯,熊昙朗的部众离心。

周迪、黄法氍、周敷攻拔其城,俘虏男女万余口。

熊昙朗逃入村中,村民斩之,传首建康,尽灭其族。

……

大军一路进军至湓城,讨伐王琳余党,所向皆下。

陈蒨以太尉侯瑱都督湘、巴、郢、江、吴五州诸军事,镇湓城。

召侯安都引军班师,凯旋还朝。

-----------------

讨平王琳逆贼,尽有中游之地。

平定南川叛党,后方一时无忧。

这是陈霸先都没有完成的事业,陈蒨不禁踌躇满志。

就在得意洋洋之际,一个令他坐立不安的消息传来。

陈霸先的嫡子,陈昌从北周回来了。

……

当初西魏攻陷了江陵,世子陈昌和陈蒨的二弟陈顼皆被送于长安。

陈霸先即位后,屡次请求北周送还,北周宇文黑獭这只老狐狸总是口头答应,实际奇货可居,不予送还。

现在陈霸先一死,北周不等本朝请求,立刻主动送还陈昌,无疑是想看到本朝内乱,趁机渔利。

毕竟陈霸先的余威犹在,昔日跟随的老臣旧将依然健在,执掌着朝中大权。

自己则是登基不久,党羽尚未来得及安插朝中。

陈昌是陈霸先嫡亲血脉,太后章要儿健在,届时如果要求自己退位让于陈昌……

想到此处,陈蒨不禁打了个冷战。

幸好王琳起兵东下时,陈昌受阻不能前行,止步居于安陆。

现在王琳兵败,陈昌重新启程出发。

算算时间,安陆到建康,一千五百里路程,走水路无需一月,也就到了。

不行,这事还是得找侯安都商量。

放眼满朝文武百官,只有他敢作敢当,也有这个能力和魄力。

当初拥立自己,侯安都果断无比,这次相信他也会站在自己这边的吧……

-----------------

陈蒨召见侯安都,故作从容道:”太子将至,须别求一籓为归老之地。”

侯安都不假思索回答道:”自古岂有被代天子!臣愚,不敢奉诏。”

陈蒨心中大定,试探着问道:”朕有一女富阳,年方及笄,才容尚可。听闻侯卿有一子,今年加冠,正好年貌相当,不知……”

侯安都毫不犹豫答道:”小儿久在军中,粗野不识礼节,非公主良配。“

陈蒨以为他在谦退:”侯卿过谦了。令郎此前入国子学,先帝考较亲口称善,御封殄寇将军,岂会是无才之辈?此次栅口再立战功,本当提拔,一发许配公主,升任驸马都尉,你我君臣结个亲家,岂不传为美谈?”

侯安都还是推辞:”小儿不才,此亦不敢奉诏。陛下勿虑,我亲自去迎世子陈昌便是。”

陈蒨有点不太明白侯安都的想法,让儿子娶了公主,成为一门外戚,有何不好?

这样彼此放心,自己也可委以重任,倚为长城。

侯安都主动请命承担处理陈昌的事情,表明了站在自己这边的立场,却又不肯答应彼此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