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日后是否会与郭英交手,朱高煦压根没有想过。
郭英的女儿、孙女都嫁给了藩王,朱允炆并不信任郭英,也不可能让他放手一搏。
朱高煦了解郭英,是为了靖难之役后的治天下做准备。
郭英、傅忠、傅家子弟、冯城……
这群人都是自己可以拉拢来治天下的人,这是朱高炽和朱棣做不到的。
这般想着,朱高煦也渐渐沉浸到了与郭琰打情骂俏的日子里。
只是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伴随着时间步入九月,身处吉林城的朱高煦也能感受到了凉意。
不过不等他等待收割水稻,便得知了东海六部野人归顺吉林城的消息。
嫌真部的弗达哈带着六部野人女真跋山涉水,从毛怜、颜春等地区迁往吉林城。
九月初五,他们成功抵达吉林城,六部野人合计七千八百余人,对此朱高煦将六个坊留给了他们,授予六部头人坊长的吏职。
他们手中的牛羊马匹并不算多,但朱高煦依旧按照承诺,按照田价换成了熟田给他们。
在他们抵达后,吉林城的人口达到了五万九千余人。
作为回报,朱高煦也让弗达哈带着二百石粮食返回了嫌真部。
他前脚刚走,后脚朱高煦就迎来了好消息。
九月中旬,老朱答应了两千明军抵达吉林城,如此一来,吉林卫的六千人也终于满编。
一切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稻田也是一样。
“都小心点!稻谷要是弄到了地上,回头还得捡!”
“真多啊!今年冬天能吃饱饭了!”
“瞧你说的,这两年你哪年冬天没能吃饱饭了?”
“殿下没来之前,俺们确实吃不饱!”
“哈哈哈哈……”
吉林城外的田野上,成片的麦田与稻田正在被数以万计的百姓收割,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近四万亩耕地上的粮食得到了收获,在那乡间的土路上,朱高煦带人搭了一个台子,用来记录此次收获的粮食数量。
“户主王武,田三亩二分,收豆六十七斤,收蜀黍九十五斤,收水稻九十七斤,合计收粮二百五十九斤!”
木台上,吏目大声报着去年分稻田的百姓名字,同时报上收获的粮食数量。
被报到名字的王武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农民,他手足无措的看着自己的二百多斤粮食,时不时看向站在一旁围观的那道高大身影。
在这吉林城,能被称为高大的,那自然只有朱高煦一人了。
望着朱高煦在打量自己的粮食,那王武好像有天大的冤屈一样,直接跪下来说道:
“殿下,俺不要这些粮食了,俺只要管粮食就行!”
“是啊!殿下,俺们也一样!”
“我们也是……”
王武的下跪,让许多百姓纷纷跟着下跪,不管是汉人还是女真人,此刻他们都愿意交出粮食来换取王府继续管口粮。
他们的要求并不难理解,毕竟在去年,他们每个月能领到六斗口粮,一年下来就是七石二斗,折合近一千一百二十余斤。
哪怕到了今年,口粮降低为成人每月五斗,小孩三斗,他们依旧能领到九百多斤口粮,每天能得到二斤半的实粮。
这实粮生米煮饭后,能得到四五斤的粮食,每天吃的肚皮圆滚滚。
这样的好日子,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
如今虽然有了自己的田地,还产出了二百多斤粮食,但加工之后最多也就只有二百斤粮食,根本不够吃。
因此,王武他们宁愿不要这一年的粮食,也要继续享受之前的待遇。
对此,朱高煦表现得颇为无奈,尽管他早就知道了吃“大锅饭”的优缺点,但面对吉林城百姓的恳请,他还是觉得头疼。
倒是这个时候,亦失哈走上前来,对王武等乌泱泱上百人说道:
“你们啊,殿下可未曾说过不给你们发粮食,只不过发粮多少罢了。”
“真的吗亦掌印?”人群之中有些不放心的反问,朱高煦闻声也开口道:
“粮食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这次的粮食,除了豆料以外,你们都可以领回去自己吃。”
“王府会记录你们的粮食,以及够吃多久,等到你们没有粮食的时候,依旧可以去各坊的吏目处领取口粮。”
朱高煦的话,就好像定海神针,原本躁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却依旧摇着头说道:“殿下,您还是把粮食都收走吧,反正您会养我们的对吗?”
“这说的什么话……”朱高煦听着这话有些奇怪,却还是在吐槽过后叹气道:“行了,都留下粮食吧。”
“谢殿下!”听到朱高煦的话,王武等人立马放下手中粮食,返回去了田野间,继续帮着所有人收割粮食。
瞧着他们远去,亦失哈这才笑道:“殿下,您这手段好。”
“也是无奈之举……”朱高煦轻摇头。
亦失哈口中的手段,就是让百姓领走自己田地的粮食而不加以阻拦。
这么一来,许多百姓心中自然惶恐,生怕领走了这粮食,就拿不到每个月五斗的口粮了。
到最后,他们只会把粮食留下,并且是求着把粮食留下。
这是朱高煦耍的手段,但他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想要从百姓手中收粮食是很困难的,只有刺激他们,让他们惴惴不安,主动交粮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今年能收获多少粮食?”
深吸一口气,朱高煦回头看了一眼正在书写粮册的吏目。
那吏目被看过后也递过粮册,解释道:“不出意外,今年能收获最少四千余石豆料,以及除稻种、粟种外的两万四千余石粮食。”
“稻田的亩产如何,都计算过了没有?”朱高煦很满意今年的收获,低头看了看粮册上的水稻产量。
那吏目见状,也伸出手为朱高煦示意道:“殿下您看,这稻田基本都在九斗到一石二斗左右的产量徘徊。”
“好!”听着吏目所说的水稻亩产,尽管朱高煦知道这产量还需要打七折,可心里却依旧高兴。
他转头看向那一望无垠的粮食田,肩头的压力似乎在无形之中轻了许多。
这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头……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