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45章 陈嘉猷回国,灯塔广州,女子当家(2/4)

“朕对他们优容,他们当朕是病猫吗?”

朱祁钰十分生气:“用陈米糊弄前线军卒,他们吃坏了肚子,谁来开疆拓土?那帮蛀虫吗?”

“再去查!那些陈米是从哪流出来的?”

“所有涉事人,全部诛九族!剥皮!”

“钱溥,滚进来!”

钱溥一哆嗦,立刻进来,跪在大殿:“陛下,微臣在。”

“即日起,监察司给朕清查天下军粮数目,还有军械厂也要查,朕倒要看看,什么蛀虫敢动朕的东西!”

“抓到一个剥皮一个,挂在当地,永远不许摘下来!”

没有蛀虫那是做梦。

主要是军械厂,如果一查,估计能让天下十几个军械厂停摆。

能揪出几万个硕鼠。

钱溥却知道,这是文官插手进入军方的好机会。

这也是皇帝让文官去查武将的原因,他们会往死里撕咬武将的,如果不咬,皇帝就换一批狗。

“微臣遵旨。”钱溥自然答应。

朱祁钰气冲冲坐在御座上:“朕再不动手,都以为朕残了呢?哼,朕倒要看看,谁是硕鼠!”

于谦却想到另外一层,内帑没钱了。

内帑的钱,供应民间足足十年,有个金山估计也花没了,而且这些年钱是往死里造。

那些大仗看似打得容易,其实是中枢钱粮供得足足的。

估计皇帝迟迟不收朵思都司,就是因为没钱了,那地方太穷了,估计还得砸进去上亿。

“陛下息怒。”于谦给皇帝找个台阶下。

朱祁钰喝了口茶,平复心情:“朕本不想生这些闲气,但地方实在不让朕省心。”

“把地图呈上来。”

冯孝太了解皇帝了,皇帝就是缺钱了,所以要杀一批硕鼠,内帑确实钱不多了。

内帑现在的来源,主要来自婆罗洲和吕宋的金矿,开采量20%入内帑,50%入户部,其余则是开采公司赚的钱。

而皇帝花钱,又大手大脚的。

皇家商行也有钱,但皇帝会用这笔钱做投资,鼓励民间搞发明,所以说皇帝是真没什么钱。

国库和银行有钱,但这笔钱不是皇帝说动就动的。

很多项目,朝廷百官都不愿意投,皇帝一意孤行,就得从内帑掏钱,这些年皇帝为什么硬气,就是内帑钱多。

现在少了,得想办法开源啊。

“郡王,莫斯科公国派使者出使大明,这事您知道吧?”朱祁钰站在庞大地图前,用剑指着莫斯科公国的地方。

莫斯科公国现在是开拓期,伊凡三世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为后,正在统一罗斯地区的进程中。

“老臣知道,使团是范广迎进来的。”于谦道。

“其国国王伊凡写信给朕,邀请大明瓜分金帐汗国的遗产。”朱祁钰让人把密信拿上来,让于谦看。

于谦看完,眉头紧锁:“这个莫斯科公国好大的野心啊?”

“范广所在的地方,就是金帐汗国下面的哈萨克汗国。”

“但哈萨克太弱了,被范广欺负,现在被满速儿欺负,准噶尔部也想分一杯羹。”

“可以说金帐汗国衰落到了极致。”

朱祁钰笑道:“若论强弱,肯定是新崛起的莫斯科公国更强,衰落的金帐汗国最弱。”

“朕想和金帐汗国做贸易,把库存的火器全都卖给他们,让他们去和基辅罗斯诸国去狗咬狗。”

“若莫斯科公国再邀请大明,大明就高价卖给他们火器,让他们打去。”

“但这样做,大明需要有一支强兵,驻扎在这里,谁不听话就打谁。”

于谦捋着白胡子,咂摸皇帝的话,缓缓道:“他们有什么是大明看得上的吗?”

“钱呗。”朱祁钰道。

“若仅仅为了钱,不划算。”

于谦摇头:“若老臣执掌莫斯科公国,不会去撕咬金帐汗国。”

“您看地图,金角银边草肚皮,莫斯科公国会往北,一直打到尽头,这样就有了天然后背,就能集中兵力往西或者往东。”

“老臣猜测,这个伊凡国王,应该是试探大明的态度,不是真的要瓜分金帐汗国。”

“而且,凭他们区区小国,凭什么去瓜分庞大的金帐汗国呢!”

金帐汗国,可是蒙古四大汗国中最大的,虽然叫金帐汗国,其实拆分出来四个大汗国,无数个小汗国。

朱祁钰皱眉:“您的意思,这是试探?”

“是试探,这位伊凡国王不简单啊,莫斯科公国怕是要崛起了。”于谦看人很准。

“现在的大明,金帐汗国是吃不下的。”

朱祁钰实话实说:“但这块肥肉,朕不吃心里痒痒,睡不着觉。”

“那就让他们往死里乱,乱到一锅粥,过些年朕再直接收入囊中。”

于谦很无语,皇帝对土地太贪婪了。

试探问道:“您是想变成内地,还是分封出去?”

“朕还没想好。”朱祁钰避而不谈。

就是想变成内地了?

那疆土太广袤了,东西几万里,南北几万里,怎么管?终究是要分封出去的。

“陛下,您为何看重这个莫斯科国王呢?”于谦问。

这些年,来大明出使的国家很多,但能被皇帝格外看重的很少很少,就连法兰西皇帝,都被皇帝笑话为井底之蛙。

“莫斯科距离大明太近了,所以朕格外重视。”这个解释很牵强。

因为这是恐怖的苏俄啊,不害怕就怪了。

于谦却笑道:“老臣能让这个公国消失。”

“您说说。”朱祁钰眼睛发亮。

“如您所说,和金帐汗国贸易,和他们签订和约,划定土地,规定国境线,保证大明不再西进,然后和他们贸易。”

“而唯一的要求,就是覆灭这个莫斯科公国,要伊凡国王的头颅,才能签订和约。”

“另一边,咱们派使臣去基辅罗斯,表明愿意和他们贸易,但需要两国接壤,让他们往东打,大明往西打。”

“如果伊凡国王不上当,就以天子之令下旨,覆灭此国;若伊凡国王愿意和大明贸易,就让他们和金帐汗国狗咬狗。”

于谦是真坏啊。

和约签了也没用,等大明要西进的时候,什么也挡不住。

“明日早朝上议一议。”朱祁钰觉得不错,大明才是天下霸主,想弄死一个小国,不就是抬抬手指头的事嘛。

但基辅罗斯,可不止有一个公国,有很多公国的,莫斯科公国被灭后,还会有新的公国成为霸主,统一罗斯。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让四夷馆回信给伊凡,让他进献一万个美人。”

皇帝对引进女人,极为上心。

而在印度。

来到印度十二年的陈嘉猷,足迹遍布整个印度之后,终于决定回国。

他们要带回国的东西,总共有175船,已经运送回国的东西,高达3000船。

以书籍、种子、种畜、药材、佛教物品为主,还有少量的黄金,以及各国、各土人首领的馈赠。

跟着陈嘉猷回国的,有很多印度高僧,他们愿意去大明辩经礼佛。

陈嘉猷随身携带的,都是珍贵的书籍,以及很多文物,这些文物混在粮食里上船。

梁珤亲率水师,驾驶着19艘宝船来接。

陈嘉猷登上宝船时,心里极为唏嘘,他出访印度的时候,大明正在吞并安南,而今,大明已经是印度洋上的霸主。

来往船支,都要经过大明同意。

印度洋也不叫印度洋,而叫大唐洋。

梁珤清楚,皇帝极为重视陈嘉猷返回大明,这些年陈嘉猷在印度,带回来无数印度宝物。

最后一船,则是堪称国宝一级的文物,务必宝船运送,必要的时候,要随时登岸,攻打罗第王朝,带回使者。

这些年,陈嘉猷的团队,高达17000人,其中七千汉兵两千印度兵,八千学者,这里面多是印度人,明人不足千人之数。

这些印度人,都是各行各行的佼佼者,陈嘉猷吸引他们来大明,希望他们为大明效力。

使团不止收购民间的书籍、文物,还会盗墓。

当然了,陈嘉猷从来没盗过墓,使团也从来没有过,但他们会收拿出来的东西,高价收。

十二年时间,陈嘉猷把整个印度都翻了一遍。

罗第国王也觉得大明过分了。

但被陈嘉猷给教训了,很多小国,也被陈嘉猷给打了,消息传到大明,大明还派人击沉印度出航的船支,把印度困在大陆上。

虽然是搞外交,更多的是战争。

大明能源源不断从印度购买粮食,再进行商品倾销,这个过程绝不是谈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葬身在印度的明人,就超过七千人,这些年水师源源不断派人上来,大明吃不下印度的疆土,但印度诸国,都被大明揍过一遍。

所以陈嘉猷在印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