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42章 大明速度,收回巴尔喀什湖(2/4)

反正他们占着最富饶的盆地,对天山以南的大沙漠不感兴趣。

明军从阿拉木图,追击五百里,打到了帖木儿汗国的地盘,逼得满速儿上天无路。

然后派使者去说降满速儿,满速儿还剩下一万多残兵,却不接受归降大明。

于谦派兵劫掠,然后继续追着打。

最后明军打到了江布尔,中途打崩了十几股帖木儿汗国的军队,小的几百人,多的五六千人,都被明军横扫。

范广亲统大军,帐下是周玉、神英、陶瑾、房能四将。

驻扎江布尔一个月,放出军队在沿途城池抢掠,然后满载而归,回到阿拉木图。

帖木儿汗国都看蒙了,这是大明?不是蒙古?

我们都不去你们大明劫掠,你们好意思劫掠我们?我们都穷成什么样了!

你们劫掠就劫掠,杀人干什么啊!

杀人也就杀人,抢女人干什么啊!

最悲催的满速儿,他就剩下三千人,不是明军太凶,而是部族人心不齐,被富贵迷花了眼,逃跑了。

这几个月,甚至经历了十七次刺杀,部族里的人都想杀死他,把他的人头献给大明讨赏。

他不想投奔弟弟,丢不起那个人,就在这里占据一块地盘,慢慢发展吧。

满速儿对自己能力很有信心,结果被大明打得满头包。

也不看看大明是什么神仙阵容。

接下来的日子,他把火气撒在江布尔本地的部落头上,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满速儿的兵法吧。

八月中旬,范广满载而归回到阿拉木图。

于谦并没有东归。

先在阿拉木图建立统治,驻兵管辖,然后整顿大军,准备北征,打一顿准噶尔,给阿失点教训,才能放心东归。

阿失听说明军来了,立刻北逃,翻越阿尔泰山,这块富饶的牧场我们也不要了。

于谦打了个寂寞,气的够呛。

准噶尔不打,等大明建设的时候,他们再来袭扰,那才是最大的麻烦。

关键大明支撑这样一场大战,耗费无数,再打一场起码得缓两年。

他也不能被准噶尔部牵着鼻子走。

索性,挥师北进,并从大明境内调兵,驻入阿尔泰山,以阿尔泰山为北疆分界线,谨防准噶尔部入侵。

阿失不在乎,大明战线得靠粮道,只要他熬着,把大明的粮道熬断了,大明自然就撤军了。

他根本就不信,东察合台汗国治了一百年治不好的路,大明能修好?

结果,大明中枢调配无数肉罐头运到亦力把里。

又从宁夏调来大批羊群,沿线供给粮草。

别忘了,今天的大明,和二十年前的不一样了,大明漠北有几个省,养的牛羊比你想象中的还多。

而且,为了这场战争,大明准备了很多年了,很多物资堆放在甘肃。

奏疏送到中枢,中枢就下圣旨,让玉门油田囤积的沥青,运去吐鲁番,开始修沥青驰道。

中枢严令,入冬之前,必须竣工,不计奴隶死多少。

北军调来十万步军,修缮城池后,就驻入城池,建立棱堡,保卫地方。

皇帝把于谦都派过去了,哪个部门都不敢给于谦上眼药,只要于谦调,所有东西用最快速度往这边运。

王越亲自统兵北上,翻越阿尔泰山,去追击准噶尔部。

阿失就是不打,就是北逃。

等王越后撤时,他就跑过来撕咬,但王越是接班于谦的帅才,这种场面,难不倒他。

双方在阿尔泰山北麓撕咬。

范广再次率兵西进,沿路劫掠城池、部落,抓捕奴隶,去西域修路。

寇深回到甘肃,从哈密往吐鲁番修路,用最快的速度铺设过去,并且把奴隶、沥青往阿拉木图运,从这边往江布尔铺设。

皇帝看到于谦的上疏后,从各地抽调二百万成熟型奴隶,去西域铺路,这只是第一批,天下奴隶都往西域调,不计后果的修路。

又调于康掌兵,驱使着奴隶和步兵,去驻入城池。

又将京师囤着的大量木材往西域运。

奴隶不够,勒令香港、上海奴隶不许出售,全部运去西域,再调大批官员入西域。

阿尔泰山北面。

阿失有点懵逼,他们驱赶着牛羊,充作军粮,能够在没有军粮补给的地方征战。

可对面的明军呢,也驱赶着成片的牛羊,也全都是骑兵,也他娘的吃牛羊肉。

关键人家的牛羊肉比他们的还好吃,用香料炖出来的羊肉,飘香百里,馋的他们啊,口水止不住啊。

蒙古人都怀疑人生了,你们是来旅游的吧?吃得比我们在家吃得都好,这是打仗好不好啊,尊重点我们行不行啊?

最让人生气的是,明军打仗和他们一模一样,骑兵不下马,驱赶附近部落的人当步军,去攻打人家。

只是不用箭弩了,全装备着火器。

抢掠杀人,比蒙古人还狠。

蒙古人好歹还要留点人当奴隶用,大明是直接杀绝啊,子弹跟不要钱似的打。

阿失手段尽出,却奈何不了王越。

他就不信了,等下雪了明军还能在这?他更不信,大明能在三个月内,建立好防线,把这块刚占领的地区,打造得如铁桶一般。

阿尔泰山以南,大明并没有搞屠杀,而是打开一口口银箱子,花钱雇人修路。

这十年,甘肃一直在囤积木料、石料。

收到消息后,立刻往吐鲁番上运。

吐鲁番本地人收了钱,开始修缮防御,再沿途开始铺路,奴隶来得也快,各地的奴隶全都往这边运。

于谦坐镇亦力把里。

范广驻扎阿拉木图,杨信在天山以南,招降塔里木盆地中间沙漠周围的人,若不听话,那么只能屠了。

但这些地方,都是被奴役几百年的人,对于投降大明,没什么心理压力,直接就降了。

杨信很聪明,没去招惹喀什的叶尔羌汗国。

虽然萨亦德正在西边征战,老巢若是被打了,他们肯定会回来,杨信不想招惹这个强敌。

势力到达天山以南的阿速,昆仑山以北的于阗,就此终止。

然后让人去运物料,大明掏钱,只要运过来,什么都好说。

驱使奴隶和本地人,沿着沙漠修路。

至于朵思都司,也想出来占便宜,和杨信打了十几仗,被杨信打退了,很多万户,都缩回了驻地,不敢出来招惹杨信,杨信也没去报仇,今年没时间,等明年的。

范广回到江布尔后,一边抓一边花钱招。

这回什么人都要,不分男女。

满速儿最倒霉,又被范广给赶跑了,他刚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就被范广给夺走了,谁让范广兵多呢。

范广留人驻守江布尔后,又派兵西进,攻克东察合台汗国最西边的城池,塞蓝,并北进收复了巴尔喀什湖。

但他不是为了占据这座城池,单纯的是为了抓人。

并一路往西抓,年轻力壮的都要。

然后骑着马,驱赶着他们回大明。

王越在阿尔泰山外和阿失对峙,杨信整合塔里木盆地里的西域三十六国的地盘,范广则在西边抓人。

于谦坐镇亦力把里,主持建设。

原杰带着奴隶沿着阿尔泰山修建防御工事,设计棱堡多寡,兵力多寡,争取把沿线做成一条动态的长龙,首尾兼顾。

内地,则不停往西域运送奴隶,南面过来的船装着全是物料,全都往甘肃送,不计成本。

中枢下旨,令朵思都司派人过来帮助西域建设。

日子一天天过去。

阿失等着捡大明的便宜,萨亦德正在攻打撒马尔罕,却听说满速儿被打崩了,吓出一身冷汗。

闻听大明在喀什之外筑城,心中恐惧,立刻放弃占地盘,返回喀什。

回来的路上,他闻听了很多大明传说,说大明是恶鬼,四处抓人,又听说明军势力出现在咸海沿岸。

他觉得不可能,帖木儿再烂,也不能让大明穿过他们整个腹地吧?

可回到喀什,收到的消息,把他吓到了。

大明修高了阿速城和于阗城,并沿途建立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