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01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挡住历史的惯性!(1/4)

“皇爷,人皆有惰性。”

“您买这么多粮食,无论中枢还是地方,哪怕是民间百姓,对耕种之事,怕也会开始松懈。”

待朝臣退下后,冯孝道:“待惰性形成,还会有多少人用心耕种?”

“倘若中南不再卖粮食给大明?亦或是,暹罗等国从大明版图中独立出去。”

“届时大明又该如何自处?”

冯孝的担忧很有道理。

人嘛,有口吃的就不想动弹,没有小皮鞭抽打着,人类是不会进步的。

“冯孝,你能想到这些,说明你进步了。”

朱祁钰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朕要先解决大明的温饱问题。”

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朱祁钰也束手无策。

为什么人一代不如一代,日子过得越好,百姓越烂,最后导致全世界都在摆烂,原因就在这。

但不能因为可能预见的恶果,就放弃做事的动力。

“是奴婢多嘴了。”冯孝请罪。

“不,你说的很对。”

“这些问题一定会发生的。”

“其实还会衍生出一个问题,当粮食吃饱后,百姓的心思就不在种地上了,就会其他想法,就不好统治了。”

“这也是太祖皇帝要把大明百姓拴在土地上的原因。”

朱祁钰声音低沉:“但朕是天下人的君父,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强行愚民,大明该变一变了。”

“把邢国公请来,再备一桌酒宴,朕和邢国公说说话。”

他要安抚于谦一番,让于谦安心给他卖命。

而皇帝的一番举措,于谦自然看在眼里,皇帝让他镇守京师,同时又布下一只茧,把他困在京师,让他乖乖当个臣子。

下午,于谦入宫拜见。

他这一年的工作,就是操练水师,近一年时间过去,已经初见成效。

“邢国公来了?”

朱祁钰放下奏章:“走,朕肚子饿了,陪朕喝两杯。”

于谦被皇帝拉着,走进饭堂。

一桌丰盛的烤肉,已经准备好了。

于谦眼尖,看见盘中皇宫珍藏的辣椒,顿时口中生津。

朱祁钰让挥退太监,他亲自来烤,于谦吓得跪在地上,连说不敢。

“都下去吧,朕和邢国公说说话。”

打发所有宫人下去,整个饭堂只剩下皇帝和于谦。

“起来,在饭桌上,没那么多规矩,免礼、免跪。”

朱祁钰用筷子翻动烤盘上的肉片,烤好的先夹到于谦的盘中。

于谦有点惊恐。

“邢国公,朕这番布置,伱在眼中有些可笑吧?”朱祁钰把一片牛肉,放在于谦盘中。

于谦差点咬到舌头,马上要跪下。

“坐着,跟朕说说心里话。”

朱祁钰道:“朕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变得疑心病这么重了。”

“您和老太傅扶立朕登基,又建功立业。”

“这才十年过去呀,朕就开始防备着你们了。”

“甚至,坐在那龙椅上,朕每日都如坐针毡啊,朕的疑心病越来越重了。”

于谦听着皇帝自说自话,眸光闪烁。

“邢国公,朕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谁都不信了。”

朱祁钰将烤好的牛肉、羊肉、猪肉、土豆片、腊肠往于谦盘子里夹。

于谦的盘中,堆积如山。

而自己盘中,空空如也。

于谦拿筷子的手,放在桌上,一动不动。

“朕是不是病了?”朱祁钰停下筷子,看向于谦。

于谦要跪下。

“坐着,今儿个是家宴,朕和你,不是外人。”

朱祁钰继续翻动烤盘上的肉:“邢国公,原来的朕,是这样吗?”

“陛下至情至性,身体康健,哪有什么疾病呀?”于谦看得通透,皇帝不是有病,这番话是安他的心。

“别说套话,跟朕说两句实话,于谦,你是怎么想的?”

炭火太猛,烤盘上的肉又熟了,朱祁钰夹到自己盘子里。

裹住蘸料,放进嘴里吃一口,轻轻点头:“朕亲手烤的,味道不错。”

“陛下只是防着臣,没杀死臣,已经是天恩浩荡了!”

于谦认真道:“臣清楚,陛下并非忌惮臣功高盖主,而是看不透臣。”

“可是,臣的心思纯粹,只要为大明好的事情,臣皆愿意做,百死不惜!”

是吗?

朱祁钰指了指他的盘子:“吃,放片蒜味道更好。”

可是,皇帝却不吃蒜。

因为蒜的味道冲,有口气,君子很重视自己的仪表,于谦也不吃。

但皇帝说了,他在肉片上,加了片蒜,放进嘴里,却吃不出蒜味,心里都在盘算着,皇帝的深意。

看吧,这就是现在的于谦,皇帝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但心中却藏着东西。

所以皇帝看不透他,所以恐惧他。

“这是朕的江山,朕当然想为它好啊。”

朱祁钰道:“所以朕要南下。”

“朕南下,要做的事情很多,邢国公,您能支持朕吗?”

来了!

于谦目光坚定:“陛下所作所为,皆为江山社稷,臣愿豁出一切,站在陛下这边!”

朱祁钰点点头:“朕南下第一件事,是开海。”

果然!

皇帝不是要开海,而是强势开海,不知道要杀多少人的那种开海!

“第二件事,是盐政。”

“朕之前就说过,要彻底改革盐政,让天下百姓都能吃得起盐,中枢不再靠盐税支撑税收,所以,盐政要大改,甚至彻底废除。”

于谦眼皮子一跳,皇帝这是去作死呀。

“第三件事,士绅!”

“江南士绅,已经蔚然大观,形成庞然大物。”

“甚至,开始学会养寇自重了,他们要干什么?要当皇帝吗?”

“而老太傅在南京,一动不动,让朕十分不满,他不敢做什么,当个泥胎木塑,那就朕来做。”

于谦吞了吞口水,有点后悔。

这是千里送人头啊。

“第四件事,倭寇。”

“和前面三件事比起来,倭寇不过癣疥之患而已。”

“前面三件事做完,倭寇自然就消失了。”

朱祁钰目光阴鸷:“邢国公,你会支持朕吗?”

没看胡濙一动不动吗?

摆明了不敢搀和。

江南的水太深了!

皇帝去,容易把皇帝淹死。

“陛下,能否一件一件事的做?”于谦有点怕。

能让大明战神恐惧的事情,可见这件事的难度。

能弹压江南士绅的皇帝,只有一个,太祖皇帝。

连太宗皇帝,都被迫和江南士绅合作。

江南士绅的壮大,和太宗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景泰帝,却要掀桌子了。

“邢国公,这三件事不做完,朕取得的所有政绩,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等朕一驾崩,一切都会回到原点。”

“那么,朕折腾什么呢?”

朱祁钰道:“朕不愿做太宗皇帝,朕想做太祖皇帝!”

第一次,朱祁钰向外人袒露心扉!

太宗皇帝,不过是委曲求全,得到的天大功绩,结果他死后,一切回到原点,后人只剩下一声叹息。

只有太祖皇帝,才能随意大刀阔斧改革,莫说江南士绅,天下妖魔鬼怪都得低头。

“陛下……”

朱祁钰摆摆手:“你说不支持也可以,就像老太傅,他不支持朕,但朕心里清楚,他是爱朕,所以不支持朕的,朕都懂。”

“陛下,太急了。”于谦很无奈。

“现在,朕一道圣旨,就能强势开海,可最终肥了谁呀?”

朱祁钰问他:“同样的,朕一道圣旨,就能改革盐政,不过人亡政息罢了,糊弄糊弄朕,等朕死了再回到原点。”

“朕都清楚。”

“这些事,不用做的。”

“只要朕愿意相信,天下人制造出来的太平盛世,那么朕就是盛世之君,后代史书上,会歌功颂德朕。”

“但朕不愿意做这样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