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战境 第三十三章 技巧球(2/2)

球门规格为宽4米,高为2米。

守门员领域,也就是小禁区,为以球门线为底的半径2米的半圆,这个区域内只允许攻守双方至多分别一人存在。在极端情况下,若守门员赶不回来,防守方也可由另外一名队员进入。

球门区线,也就是俗称的中禁区线,为与球平行且距离球门3米的、长为4米的直线与两个半径为3米的四分之一圆组成的区域,这是守门员可以开球门球的区域。罚球区,也就是大禁区,与之类似,只不过距离球门为9米,这是守门员可以长停球的区域,如果出了这个区域,守门员将于其他球员适用一样的规定。

正规比赛用的场地大多是一块坚实平板的裸露土地,上面没有一丝杂草,用专门的喷雾处理过,不会扬尘不会沾泥,既不影响跑步,也不会影响到球的弹跳性。地面虽然看上去硬邦邦的,但泥土其实是软的,加上还有安全系统缓冲,摔倒了也不容易受伤。

正式Ex-ball比赛分为四节,每节十五分钟,一二两节和三四两节之间休息三分钟,半场休息十五分钟。第三节为改变地图的加分节,场地和得分规则都会发生微小变化,这也是Ex-ball比赛的一大特色之一。

柯原一下子就跑到了小禁区内,只是稍微试一试的话,不带守门员手套也可以。

“放马过来吧!”柯原自信满满地

扎起马步,伸出双手,架势看上去到挺足的。

索菲打了个响指,Ex-ball就生成在了她脚下。她轻轻将球勾上脚背,然后微微一弹,球就落到了她手里。

“那我过来了。”话音刚落,索菲就运着球攻了过去。

柯原严阵以待。

别的不说,像运球这种基本功,索菲还是下了苦功夫练过的,她的手法非常流畅,不一会儿就冲进了中禁区。惯用手的选手正常准备进球的范围也是在这里了。因为球门原因,手投球基本都是平直投球,讲的是快且出其不意,有效距离不会太远,而那种慢悠悠的高投球法基本上已经被抛弃了。

“试试看这个,最基础的中禁区投射!”球从索菲的手中脱手而出。

在没有人妨碍的情况下, 这种球是最好接的。这个距离不算太近,有一定的反应时间,而且手投球的力度也不是很大。

这一球速度很快,已经是尽了索菲最大的力气投出去的一球了。

柯原反应得不算慢,高高地向球门左上角跃去,将球用手掌扑开。

弹跳力还不错……索菲微微地点头。

然而这才是开始,如果连中禁区投射都接不下来,那也就不用测试后面的了。

“还没完!在测测这个!”

索菲接住被扑回来的球,发起了第二次进攻。她微微跳起,佯装准备从球门左侧投一个从柯原头顶上越过去的高球。柯原果然上钩,往球门左侧移动了一段距离。然而就在索菲似乎就要起手的时候,她突然将球按下,向着右前方猛然冲刺。

柯原大喊一声不好,连连向右边伸出了双臂。他可以弹跳地很远,身子也足够长,似乎能够在索菲出手之前拦住她投门的路线。

可是,索菲猛地一抖手腕,将球在柯原伸过来的手掌下方直接狠狠地往左一推。柯原已经做不出来更多的反应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球进门。

果然,这种菜鸟在这个时候就会露出马脚来了。

“偶尔一次,不算不算!”柯原连忙喊道。

可是,索菲接下来试了好几次这样的技巧球,柯原能够拦下来的微乎极微,至于守门员领域内的一对一,柯原就从来没有成功过。

越打,柯原越是眼花缭乱,感觉手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每每他能够看到球路,可就是要慢上一拍,他完全在被索菲牵着鼻子走。

靠,怎么第一次感觉打个球比做广义相对论题目还要费脑子。

柯原彻底是晕了。

灵活性太差……果然菜鸟接技巧型的球还是太费力了,这个是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和分析力加上丰富的经验才能接的。像柯原这样不熟悉Ex-ball的人,只会对手往哪儿就跟着往哪儿一头莽上去,这样子永远接不了技巧投球。这还只是单对单,如果有多人干扰的话,指不定还会成什么样子。

索菲停下来了,已经做出了判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