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伴,听见陶真人的话了么,命人去将鄢懋卿召来。”
嘉靖帝先不问陶仲文应该问哪几个问题,而是回过头去对不远处正拿着一把拂尘为法器掸灰的黄锦说道。
“奴婢遵旨。”
黄锦停下手里的活,躬身向外退去。
他心里明白,嘉靖帝自前两年南巡行宫起火之后,性情已经变的越来越多疑,就连对待他这个自幼就在王府伴读的奴婢都有所保留。
嘉靖帝此刻先命他前去下旨,就是不想让他听见陶仲文接下来即将提及的问题。
防止他将问题的内容透露出去,令鄢懋卿有所准备。
这自然不只是对他有所保留,同时也是对翊国公郭勋的严重不信任。
毕竟前些日子才出了段朝用那档子事,那事还尚未了解,如今郭勋立刻又献上一部鄢懋卿著作的奇书,如何能够轻易取信于嘉靖帝?
至于鄢懋卿嘛……
黄锦倒是真有点看不懂了。
人生在世纵有贪欲,无非名利权色四字,追求进步固然是人之常情。
但这个鄢懋卿未免也太想进步了!
此前在殿试中写了那么一封答卷不算,如今又立刻攀附上了翊国公,还搞出了这么一部奇书,这难免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大多数时候,用力过猛只会令人厌恶。
以黄锦对嘉靖帝的了解,只怕也是很难会喜欢这样的人物吧?
除此之外。
黄锦还在心中暗自为鄢懋卿捏了把汗,是那种不夹杂任何个人情绪的捏了把汗。
不仅是因为陶仲文掺和了此事。
也是因为黄锦内心忌惮的人中,嘉靖帝排在第一,陶仲文则排在第二。
旁人或许不了解陶仲文,黄锦却不可能没有一点猜疑。
虽然这个老道士平日里在嘉靖帝面前一副仙风道骨、与世无争的清冷姿态,但黄锦却怀疑这只是他的表象,内里实则阴险毒辣的很。
别的暂且不提。
光是自他进宫之后,皇上宠信的方士一个接一个在“不经意间”暴雷获罪,而这个老道士又非但总是能够置身事外,还时常以老好人的姿态出言搭救,迅速在其余一众方士之中有口皆碑的表现,就已经足够黄锦提高警惕了。
在黄锦看来,这样的人若非大忠,那便必是大奸!
而黄锦则更加倾向于大奸。
因为此前段朝用怂恿皇上隐居深宫静心玄修,将国家大事交由年仅五岁的太子和辅政大臣监理的时候。
皇上也曾询问过陶仲文的看法,而陶仲文明明只需几句话便可在不损害自身的情况下影响帝心,但却并未明确表示反对。
仅凭这一点,便足以让黄锦暗自记恨上陶仲文,认定陶仲文是大奸大邪之人。
毕竟退位让贤容易,想再坐回龙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天底下有哪个忠君之臣能坐视不理?
可惜嘉靖帝如今正当局者迷,而黄锦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才不敢在嘉靖帝面前多嘴,避免劝谏不成惹祸上身……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谁还不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了?
……
“终于要见到活着的嘉靖帝了……”
宫里的谒者前来召见的时候,鄢懋卿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