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 第六章 鹰视狼顾(1/2)

“共饮此杯,愿诸位后起之秀今后仕途坦荡,鹏程九万!”

刘掌柜进入后厢之后,严世蕃更是亲自下场劝酒,大堂内很快便又恢复了热闹,甚至比之前还喧嚣了许多,仿佛什么事都未曾发生。

张裕升等人纷纷起身向严世蕃敬酒表达谢意,少不了一番商业互吹。

不过谁都清楚,刚才的事情并未过去。

张裕升等人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刘掌柜进去之后,接下来又将发生什么,心中免不了一番好奇。

严世蕃则眼巴巴的等着刘掌柜讨账不成,与鄢懋卿拉扯着一同出来的狼狈情景。

只要让这些进士看到鄢懋卿那副丧家之犬一般的丑态,这件事就算彻底圆满了……

终于。

通往后厢的走廊中传来了脚步声。

大堂随之恢复了安静,说话的闭上了嘴巴,敬酒的放下了酒杯,起身的也悄然坐了回去。

所有人的眼睛都一齐望向了走廊出口,唯一的区别便是有的人是直勾勾的盯着,有的人则是做贼一般的偷瞄。

随着大堂回复安静,走廊中传来的交谈声也清晰起来:

“鄢进士,这次真是多亏了你,鹿鸣阁在小人手中才略微有了起色。”

“哪里哪里,主要还是刘掌柜慧眼识珠,换了旁人可未必识货,我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不是?”

“说出来不怕鄢进士笑话,当初若不是鄢进士将进士身份搬出来,小人便是那不识货的人了。”

“何来笑话之说,人之常情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这下一期的话本稿件,还请鄢进士务必尽力,书局上下都眼巴巴的等着开张哩。”

“好说好说……”

“……”

“嗯?”

夹杂着笑声的和谐声音听在严世蕃耳中说不出的不和谐。

这和他预想中的情况不说是毫不相干,也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

怎么就慧眼识珠了?

什么话本稿件,竟能让鹿鸣阁上下都眼巴巴的等着开张?

“这又是什么情况……”

张裕升等人亦是面面相觑,只感觉今日见到的奇事太多,脑子已经不知该如何思考了。

听这番对话的意思……鄢懋卿还真和鹿鸣阁扯上了关系,而且还并非泛泛之交,连传胪仪都没开始,鹿鸣阁就已经找上门来求着刊刻他的话本了?

话本,就是后世常说的小说。

其实“小说”的说法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

诸子百家中就有一个小说家流派,谓之:“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只不过小说这种文体,在不同的朝代又有不同的说法,比如魏晋时期将其称作“志人”或“志怪”,唐朝则将其称作“传奇”,而明朝则普遍接纳了宋元的说法,将其称作“话本”。

而自明太祖皇帝松开了刊刻出版的限制,加上明朝百姓的识字率逐渐达到四成,刊刻出版行业也迎来有史以来最为蓬勃的发展期。

在此基础上,通俗文艺作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飞速增长,这才有了《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等名著小说扎堆刊刻出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