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第420章 寻海洋文物文化(1/2)

“什么是季风?”小波问。“季风是信风吗?”梦弟问。

刘傻子教授说:“人们在利用信风航行的同时,已能正确地归纳和总结出信风的来去规律。”

科学博士说:“唐代天文、地理导航水平 ,都有明显提高 ,对潮汐也能进一步正确解释。天文定位术的发展 ,集中体现在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量术。”

刘傻子教授说,开元年间 ,天文 学家僧一行,利用“复矩 ”仪器,测量北极星距离地面的高度 ,虽与 实际数字有一定的差距 ,但这是世界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 ,而且这种 测量术很可能已经在航行中使用 。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极星的高度来进行定位导航的技术 。

海洋爷爷说:“与天文定位术一样 ,隋唐地文导航技术也有一定提高 。航海方向、距离 、时间已相对具体,对某些地区的地理位置,或地形特征,已有明确的地文定位描述 ,并且,对远洋航行中的人工航标也有记录 。随着数学的发展 ,航海家已经能在勾股定律相似关系的原理基础上,运用两次观测计算的‘重差法 ’来测量陆标 ,大大提高了海岸测量术的水平。”

科学博士说:“在 《海涛志》 中 ,作者窦叔蒙深入研究了潮汐运 动与月亮运动的同步规律,对潮汐运动的形成原因 、大小潮出现的时间 、计算方式、潮汐循环的周期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唐代的封演指出 ,海水与月亮“潜相感致 ,体于盈缩”,宋代的燕肃认为,海潮 “随日而应月”。而至迟到了唐代,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潮实质上是一 种波动现象。

刘傻子教授说:“国外,牛顿早就认识到海洋潮汐是月、 日引潮力所导致的一种强迫振动。牛顿为简单起见,把大洋潮汐这一动力学问题 ,作为静力学处理,提出了平衡潮学说。拉普拉斯却首创潮汐动力学理论 ,提出拉 氏潮汐方程。”

小明说:“航海科技文化的内容太丰富了,说到航海 ,我想到了 南海一号沉船 ,我们什么时候去参观?”科学博士说:“我们明天动身 去广州参观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文化探寻。海洋奥秘探索行动组来到广州,进行南海一号文化探寻。

“海洋文化一词 ,最早出现在李二和 《舟船的起源》 一文中,后被国内外学界陆续引用。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的。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

“人类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陆上的火与石斧 ,创造出了舟船 ,舟船的水上活动 ,又推动了大陆文化的发 展。”计算机姐姐说。

“根据‘南海一号 ’上打捞出的钱币中年代最晚的南宋钱币,可以 判断这是一条南宋沉船。船舱内保存了 6~8 万件文物 ,初步判定其性 质为远洋贸易商船。这条商船,从发现到打捞出水,带给中国乃至世 界巨大的震撼。”科学博士补充说。

宋代虽然在军事上孱弱,在贸易方面却十分发达。这艘巨大的商 船 ,满载着瓷器、金器、货币等从中国驶出 ,赴东南亚或中东地区进 行海外贸易,但不幸沉没于南海。直到 1987 年 8 月 ,广州救捞局与英 国的海上探险和救捞公司 ,在上下川岛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 “ 莱茵堡号 ”时 ,无意中发现了“南海一号”, 当时命名“ 川山群岛海域宋元沉船”。

“首先是‘南海一号 ’沉没于海底 800 多年,船体却保存得相当完好,关于造船的原料,有学者认为是马尾松。”海洋爷爷说。

小燕子感叹:“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 ,船 体的木质,相对比较坚硬。这样的例子,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 也是极为罕见的。”

科学博士说:“光阴似箭,人们做梦也没有想到,‘ 南海一号 ’在海底沉睡了 800 多年后 ,今生从海底搬迁到大地,在广东海上丝绸 之路博物馆安居。这是一座修建在海陵岛十里银滩上的现代建筑 ,被 称为‘水晶宫 ’,整体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 ’,依然浸泡在水晶宫的 海水里 。虽然 ,游客并不能马上见其真颜 ,但船上的部分珍宝,已经被陈列出来 ,购买一张门票 ,就能走进水晶宫 ,与这艘古老而神秘的 八百年南宋沉船亲密接触,了解它的前世与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