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被窃听后,我成了大唐团宠 第二十八章(1/4)

晨曦初破,长安城的轮廓在薄雾中渐渐清晰,古朴的城墙仿佛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辉煌。皇宫内,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气氛却异常凝重。杜如晦,这位年迈而睿智的宰相,面容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此刻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手中的奏折,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黑虎帮,这个江湖上声名狼藉的帮派,竟悄然在长安城附近频繁活动,更令人不安的是,其中不乏曾是太子府上的门客。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黑虎帮的势力日益膨胀,若不及时遏制,恐将危及社稷安宁。”杜如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般敲击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他深知,提及太子,便是触碰了龙椅上的那位天子最为敏感的神经。

李世民,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英明君主,此刻却显得异常沉默。他的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严峻,眉宇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每当“太子”二字被提及,他的眼神便不由自主地暗淡下来,拳头在龙袍之下微微颤抖,额头上的青筋仿佛也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与愤怒。

“太子啊太子,你究竟要让我如何是好?”李世民在心中暗自叹息,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段不愿提及的往事——玄武门之变,那是一场兄弟阋墙、血雨腥风的权力斗争。尽管他最终坐上了这至高无上的皇位,但那份沉重与痛苦,却如影随形,无法抹去。

“就像李清歌说的,太子不仅软弱,还心术不正。”李世民喃喃自语,这句话如同锋利的刀刃,狠狠地刺痛了他的心。但他也明白,作为一国之君,他不能仅凭个人情感行事,他必须为大局考虑,为百姓的安宁负责。

就在这时,大殿外传来了一阵清脆的脚步声,打断了李世民的思绪。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蓝色长裙的女子缓缓步入大殿,她的身姿轻盈,宛如春风拂柳,眉宇间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她,便是李清歌,一位不仅才情出众,更有着敏锐政治洞察力的女子。

“直接灭了他们?容易,但后果呢?”李清歌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如同一股清泉,瞬间浇灭了大殿内的焦躁与不安。她的话语虽轻,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她深知,江湖与朝堂,向来是两条平行线,一旦相交,必将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李世民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看向李清歌,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他知道,这位女子总能以她独特的视角,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

“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贸然行事。”李世民沉声道,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看向满朝文武,继续说道:“黑虎帮之事,必须谨慎处理。我们不仅要考虑到眼前的危机,更要考虑到长远的稳定。”

武将们闻言,纷纷请战,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战意与决心。而文臣们则显得更加谨慎,他们深知江湖势力的复杂与危险,不愿轻易涉足这片浑水。

李清歌见状,嘴角微微一翘,心中已有了计较。她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袖,缓缓开口:“皇上,臣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局。”

众人闻言,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李清歌环视四周,继续说道:“我们可以从武将中挑选出一些昔日的江湖高手,让他们以个人的名义,向黑虎帮发起挑战。这样一来,既可以展示朝廷的实力与威严,又不会引起江湖上的大规模反抗。同时,我们还可以借此机会,摸清黑虎帮背后的势力,再做打算。”

李世民闻言,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破解困局的钥匙。他看向李清歌,眼中充满了赞赏与感激。他知道,这位女子不仅聪明绝顶,更有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

“好!就依你所言!”李世民一拍龙椅,大声喝道。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

于是,一场针对黑虎帮的智斗悄然拉开序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清歌的智慧与勇气成为了关键。她不仅帮助李世民解决了眼前的危机,更让江湖与朝堂之间,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而这一切,都将成为贞观之治中一段不可磨灭的佳话。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斑驳地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尘埃在光柱中轻盈起舞,为这庄严的场合添上了一抹不易察觉的温柔。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龙袍,眉宇间透露出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但他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是对即将揭晓之策的期待与自信。

“要想收拾那些江湖上的人,又不想大动干戈?这确是个棘手的难题。”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大殿内回荡,仿佛每一字一句都蕴含着千钧之力。他轻轻摩挲着龙椅的扶手,心中暗自思量,这份深思熟虑的模样,让一旁静立的李清歌不禁多看了几眼。

李清歌,一位身着淡蓝衣裙的女子,长发如瀑,眸若秋水,眉宇间既有女子的温婉,又不失英气勃勃。她站在群臣之中,虽不显山露水,但那份超凡脱俗的气质却让人难以忽视。此刻,她的心中正翻涌着惊涛骇浪:“这小子,李世民,真是越来越让人刮目相看了。一个念头,便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间化解了难题。”她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心中对李世民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大殿内,气氛因李世民的提议而变得凝重而充满期待。文官们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试图从古籍中寻找灵感;武将们则个个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仿佛随时准备披甲上阵,一展身手。然而,李世民却轻轻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朕意已决,对付江湖中人,需以智取胜,而非力敌。”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如同晨钟暮鼓,敲响了众人心中的警钟。“朕欲寻一江湖中人,非但武艺高强,更需有智谋胆识,能以一己之力,震慑群雄。”

此言一出,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随后是更加热烈的讨论。大臣们纷纷交换意见,试图从记忆中搜寻那个符合条件的人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脸上的表情逐渐由期待转为忧虑,最终化为一片茫然。

长孙无忌,这位老臣中的佼佼者,此时也面露难色,他缓缓走出队列,躬身行礼道:“陛下圣明,此计甚妙。然江湖高手如云,成名已久者皆非等闲之辈,恐难以驾驭。而年轻一辈中,又鲜有能担此重任者。”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蹙,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棘手。他环视四周,目光最终停留在了李清歌身上。那一刻,他的眼神中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瞬间归于平静。李清歌感受到这股目光的注视,心中不禁微微一颤,但她很快便恢复了镇定,装作若无其事地低下了头。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走出队列。此人乃是朝中隐士,虽不常露面,但其智谋深邃,为李世民所敬重。

“爱卿但说无妨。”李世民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老者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地望向李清歌所在的方向:“陛下,臣闻江湖之中,有一女子,名曰李清歌,虽非出身名门,却武艺超群,智勇双全。更兼其行事低调,不为世人所知。此人或可担此重任。”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哗然一片。大臣们纷纷侧目,看向李清歌的方向,眼中既有惊讶也有好奇。而李清歌本人,则是惊讶之余,更添了几分无奈。她从未想过,自己竟会在这等场合下被提及,更未料到自己的身份会如此轻易地被揭穿。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迅速回过神来,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哦?竟有此事?爱卿所言非虚?”

老者点头确认:“千真万确,臣曾亲眼所见其武艺,实乃当世罕见。”

李世民闻言,心中已有了计较。他看向李清歌,目光中既有询问也有期待:“李清歌,你可愿为朕分忧,前往江湖,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李清歌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此行的艰险与不易,但面对李世民的期待与信任,她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臣愿往。”

那一刻,大殿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又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李清歌,则在心中暗暗发誓,定不负所托,以智勇双全之姿,为大唐的安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李清歌应允,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大臣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仿佛她已经是一位即将出征的巾帼英雄。然而,李清歌的心中却并没有丝毫的轻松感。她知道,这一去,将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