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争霸天下 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2/3)

罗昂看向张郃,问道:“幽州曹军有什么动静?”

张郃抱拳道:“根据最新接到的消息,曹植在杨修的建议下,已经将青州二十八万军队,全部集结于平原、安德、漯阴、高唐四座城池之中,互为犄角,而粮草辎重,也分别屯于这四座城中。曹军所摆出的,是一副据城坚守的架势,完全没有要主动进攻的迹象。”

安德,西汉置,属平原郡。

北魏时期,此地被设为安德郡治。

隋开皇九年,此地被移到山东陵县,并设为德州治。

明洪武元年,此地省入州。

漯阴,秦朝设县,汉属济南国,三国属魏,西晋因之。

十六国时期,局势动荡,政区变化无常,漯阴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有,北齐天保七年废除。

漯阴县,因漯川而得名,漯川是秦汉时期对于徒骇河的旧称,因漯阴县在漯川以南故称漯阴。

《商河县志》记载:商河自东汉至隋置滳河县以前,东部属湿沃县,西部属漯阴县。

《地形志》称:郡,刘义隆置,魏因之。盖宋於南置乐陵郡,并置湿沃县,而魏亦因宋之旧,即此《注》之漯沃也。此漯沃与平安城近,当在今新城、高苑二县之间。方志与《河水》篇之故城混为一地,非也。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记载:湿沃县汉置,后汉省,三国魏复置,晋作漯沃,北齐省,故城在今山东蒲台县西北。按地形志后魏末尝改置县,其在滴河县地者,去今蒲台县稍远,疑三国时复置于此,非汉之故也。

《山东通志》记载:此期黄河改道,由滨县一带入海,漯水为黄河所夺,隰沃县被淹,撤销县建制并入千乘县;渤海郡由幽州改属冀州。

《地理风俗志》记载: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

《齐记》记载: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

《商河县志》记载:三国隶魏,复置湿沃县,属冀州乐陵郡。

《水经注疏》记载:又东北过漯阴县北。赵引胡渭云:此北漯阴也,伏琛谓之漯阳城,黄本正作漯阳字。《寰宇记》云,隰阴县,汉县,今废城在临邑县西十里。宋武帝平广固,遂移理于今临邑县西北五十里北漯阴城,今县北有故城。汉城亦谓之南漯阴城。凡水以南为阴,北为阳,意者,汉有漯阴,漯阳二县,南北对立,道元故云,漯阴县,故黎邑,王莽更名翼成。又云,漯阳县,王莽之巨武。今翼成之文,见於《汉志》,而巨武无考。岂世本《汉书》脱失漯阳,道元犹见善本故耶?不然,二城明有分画,新莽又制异名,尚赖《水经》漯阳一语,郦以巨武释之,可补《汉志》之缺。

《元和志》记载:黄河在临邑县北七十里,漯水北去临邑县七里。唐临邑在漯阴故城东十里,故黎邑也,在今临邑县东南。

《太平寰宇记》记载:宋武帝平广固移漯阴于今临邑县西北五十里,为北隰阴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于犁邱设东郡犁县、邑南设齐郡漯阴县,后将齐郡改为平原郡,漯阴县隶属平原郡。

汉武帝时期,霍去病数破匈奴浑邪王,杀数万人。单于发怒,要惩杀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汉武帝怕有诈,令去病带兵迎接。匈奴兵见汉军来,想要逃跑。霍去病驰马进入匈奴阵,亲自与浑邪王相见,斩想逃者八千人,投降数万人,号称十万。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赏赐数十万,封浑邪王为漯阴侯。

文帝十年,封齐相召平子奴为犁侯。

东汉时期,刘秀将犁县并入漯阴县。

建武二十八年,刘秀改隶济南国。

三国时期,曹丕将河东北部划归漯阴县,直到西晋仍隶属济南郡。

五胡十六国,此城废除。

孝建二年,此地改成临邑县。

《寰宇记》记载:宋武帝平广固,移漯阴于临邑县西北五十里,为隰阴城。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汉漯阴县。南朝宋侨置临邑县于此。

《临邑县志·川渎》记载:临邑为河水入海之道。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刘宋大明元年,孝建皇帝复将兖州济北郡的谷城县改称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