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南明二十年 第315章 紧锣密鼓下(2/3)

这边宋志带着步兵和少量轻型火炮加紧赶路,高平府那边也已经忙得不可开交。成子龙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之后,景昭和景冲不敢怠慢,立刻召开紧急会议,集结军队,征募船只。高平府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形势已经趋于稳定,生产建设兵团按部就班,不断提升粮食产量。估计到今年年底,高平府就能完全实现粮食和物资盈余,反哺谅山府,成为兴华军的大粮仓。

同时在军队征募方面,进展也比较顺利,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粮食,人们就会有参军的热情,至少,拖欠军饷的事情在兴华军中从未发生。明面上,高平府现在已经征募了一个新训旅,但实际上,除此之外,在景昭和景冲的共同治理下,还征召了六千青壮,编组为两个乡勇旅,这两个旅不是正规军,主要任务就是维护治安,发放的武器也是原先高平府内库存的冷兵器,甲胄也是七拼八凑,平日里既从事生产,也进行训练。

景冲对他们要求不高,主要就是用来看家的,所以这一次,接到成子龙的命令之后,景冲立刻将高平府的新训旅全部调集了过来,在府城外集结,等待宋志的军队到达之后,一起北上进入广南府。

而景昭,作为高平府生产建设兵团的负责人,又是原先兴华军的后勤部长,这后勤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他的身上。粮草物资倒是好办,高平府现在的产能完全可以满足三千人的需求,为了此次战役,景昭征调了大量的粮草,把本来准备押运交付给统帅部仓库的粮食也全部扣下,优先供应军队。

但现在有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船只,他们要从广南府乘船进入右江,然后再汇入南流江到达武缘县。所以船只就成了必要的交通工具,问题是,广南府并不是什么大府,不过是云南布政使司边疆的一个小府罢了,人口稀少,面积也不大,可想而知船只就不可能太多。

高平府就算是现在建立码头,赶制船只也来不及了,如果从下龙湾船厂运船过来,走陆路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就算是把半成品运过来现场组装也来不及,所以这个问题成了困扰景昭数天的难题。

右江也就是后世的郁江中游河段,起于后世广西百色澄碧河口,终点在南宁西郊,之所以叫右江,那是因为与相对的左江一左一右而得名,流域主要经过壮族的聚集区。这条江水的水文情况景昭在街接到统帅部命令的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找当地人了解了一下。

这条江是一条滩多水急、暴涨暴落、枯水期长的山区河流。这也就意味着通航能力非常低,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也只能行驶一百多吨的船只,若是放在明代,连六百料的船只都不能航行,只能在这个标准之下。

但这条江通航能力不佳反过来说对兴华军也算是一个好处,这就意味着兴华军不需要准备大吨位的船只,只需要小船即可。更重要的是,每年过年前后就是枯水期,水流并不湍急,利于通航,按理说,这都是有利条件,但摆在景昭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能征集运载这么多人马和物资的船只。

要知道,宋志带过来四千人和装备,景冲这边也有三千人待命,光是将士就有足足七千人,还不算粮草物资。如果是四五百料的板船,算上士兵本身的重量和装备,也就能搭载一百多人。七千人马,光是搭载士兵和装备就需要七十艘板船,整个广南府也不可能找到这么多这样吨位的运输船。还不用说除了士兵及装备之外,粮草物资也需要船只来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