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第六十四章兖王造反?!(2/2)

没有谁敢偏向一个没有子嗣的老年皇帝,哪怕是一向中立的韩章和几位阁老,在这事上也选择了默不作声。

皇帝一旦被架空,那生死就在别人一念之间。

赵祯自然不愿意立太子。

于是乎,兖王和邕王两方的人劝谏越来越强烈,各地也有官员上谏,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天下纷乱,国本动摇,全是因为没有太子,立了太子也有好处,要是连太子都没有,皇帝怕是越来越难以维持体面威压。

日子越拖,赵祯年纪越大,身体也越差。

终于,在半个月前一次长达两天的昏厥后,赵祯实在扛不住压力了,同意在宗室子弟里选取一人立为太子。

一时间,汴京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安静得让人害怕。

邕王年长,子嗣众多;兖王强干,子嗣稍少。

一个相对年长,一个相对贤明。

这两人究竟选谁,天底下的官员都瞩目着。

……

文德殿

文武汇聚,一个个目光炯炯,看向御座上的那位,等待着那位的决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主器者莫若长子,继明者必建储两。既以传重,亦以宗本,则君亲之大义,帝王之宏范,无先於此矣.

邕王诵,生知古制,既贤且长。聪明敏博,温恭孝友,不自满假,率由宪章。

问安必自於因心,入学固知其让齿。升兹上嗣,庶贞万国。可立为皇太子,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大太监尖锐的声音在无比安静的殿里并不突兀,一向看不起太监的清流文人也都认真的听着。

当念到“邕王诵”的时候,邕王瞳孔刹那间放大,以邕王为首的官员肉眼可见的有喜色,以兖王为首的官员则满脸的不可置信。

兖王隐隐望向赵祯的眸光里很是不满,他不敢相信,赵祯居然没有选他。

不选英武强干的,选个年纪大的是怎么回事?

这玩意都不是亲生的,也不分什么嫡庶,为什么不选能力强的贤民之君?

邕王大喜,无数臣子拥护;兖王悲痛,暗淡离场。

楚鸿静静的望着两方人的表现。

这事,赵祯没有做错,兖王和邕王也没有做错,可两方一旦合起来就注定大错特错。

从赵祯的角度来说,他是经历过子嗣稀少被逼宫的痛楚的,自然倾向于繁衍能力强的邕王,且邕王有些平庸,他立邕王为太子,未来的结局可能会好上不少。

从兖王和邕王的角度看,自然都觉得自己才是真正适合的人,这也没什么稀奇的。

但,两方合起来,就有大问题。

兖王强干暴躁,却也胆大妄为。

这事到底是太子之争,一旦邕王登基,兖王至少是个被囚禁的下场。

兖王怕,自然得反。

虽然兖王能力也就那样,可相比于邕王来说的确是强干贤明一点。

有能力,有胆子,又被逼入绝境。

造反一事,无解,注定发生。

邕王当选太子,第一件头等大事就是册封大典,这事由礼部负责。

邕王胜利,便大肆犒劳当初支持自己的人,多次举办私人宴会,完全沉浸在喜悦之中,意识不到一些气氛的变化。

楚鸿也慢慢降低了存在感,让人将妻子儿女送到扬州城居住。

扬州是他的大本营。

虽然楚氏一族在扬州养的水匪土匪之类的一共也就三四百人,但扬州尚且有家丁仆从,家族子弟。

这些要是真算起来,年轻男子差不多是两千之数。

他在汴京是中立派,兖王又是着急夺权,不太可能去针对他的亲人。

防护,足够了。

将这些事情安排妥当,楚鸿慢慢的深耕城防事宜。

东风已备,只差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