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业 第五百三十三章 塔什干飞机厂(3/3)

1934年,苏联在莫斯科附近的希姆基设立了一个民航的第84修理厂,到了1941年的时候,搬迁到了塔什干,之后,塔什干飞机厂就开始了辉煌。

看历史就知道,这也是为了保存苏联的工业实力,避免被德国人破坏,不过,老毛子也可以把飞机厂搬迁到远东,不一定非得是中亚,而且,当时这个飞机厂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大规模发展还是到了战后。

塔什干最大的企业就是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同时,这里也是全苏维埃最大的飞机制造厂。

安-225运输机很牛,运输能力世界第一,但是,这种运输机总共也没制造了几架,至于安-124运输机,年产量也不过是个位数。

而塔什干这里的飞机厂,大批量制造伊尔-76,平均年产量五十架,高峰时候年产量达到七十架!

可惜,这里只负责总装,等到苏联没了,产业链没了,这里就彻底荒废了。

现在,秦锋过来的时候,塔什干飞机厂还是一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巨大的厂房里,十几架伊尔-76一起总装,看着非常壮观。

“现在,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我们生产的伊尔-76运输机,可以卖到世界各地去,秦总,贵方是来采购我们生产的伊尔-76运输机的吗?”飞机厂的厂长瓦列里骄傲地说道。

如果不是莫洛德的面子,秦锋估计都不能这么顺利地见到瓦列里,因为,这家伙压根就不知道太平洋集团!刚刚见面的时候,看莫洛德介绍之后,对方的态度就知道了。

不过,秦锋没在意,这里位于中亚,消息闭塞,这里的人也没啥见识,不知道自己也是很正常的。

“瓦列里先生,听您的名字,应该不是本地人吧?”秦锋开口。

瓦列里迟疑地看了莫洛德一眼,然后开口:“那是自然,我是大毛人,在莫斯科长大,大学毕业分配到这里工作,后来乌兹别克独立的时候,有些大毛二毛的工程师走了,我舍不得这里,干脆就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的祖国。”

8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正式独立,当时,在这里工作的很多人都选择了回去,也有人选择留下来。

瓦列里就是其中之一,他毕竟是飞机厂的厂长,一把手啊!回去之后,能有什么工作安排?搞不好会失业!所以,他毅然决定留了下来。

“嗯,您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秦锋说道:“曾经亲密如同一家,现在都分开了,制造伊尔-76需要的大批零件,以后也需要进口了吧?”

“那是当然,不过,我们都已经商定好了,就算是分开了,以后也会保持亲密关系……”

话还没有说完,突然间,一名工程师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厂长,厂长!出了事了!”

“出什么事?”瓦列里不满地看着手下:“没看到我正在接待客人吗?能有什么大事?以后再说!”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

瓦列里还想要说什么,秦锋开口了:“该不会是供应链出问题了吧?”

“对啊,发动机……”

“发动机怎么了?”这下瓦列里也不淡定了。

“彼尔姆航空发动机科研联合生产体刚刚给我们发电报,要求给我们提供的d-30k价格上涨百分之百!”

“索洛维耶夫设计局要干什么?”瓦列里的脸瞬间就黑了下来:“我们说好了要一起联合的,他们居然……”

伊尔-76上使用的d-30k发动机,是索洛维耶夫设计局提供的,现在,这个设计局正式组建了彼尔姆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联合体,刚刚成立之后的第一步,就是涨价!

他们给塔什干飞机厂的发动机,原本一百万美元一台,现在要涨价到两百万美元!四台就会多涨价四百万美元!

这就意味着,伊尔-76的价格也会大幅度飙升!

“他们说,他们那边经过核算,发现一百万美元一台的价格,是亏本的,他们的生产成本就有一百五十万美元,他们还要保留一定的利润,所以要求涨价到两百万美元!”

“我们还有多少库存的发动机?”

“只有四台。”

他们有十几架运输机等待生产,但是发动机只有四台,这就意味着,只能组装出来一架,剩下的飞机,都会因为缺乏发动机而无法完工!

莫洛德目光复杂地看了秦锋一眼,秦总,您这是蒙的,还是提前和索洛维耶夫设计局商量好了?

这时机,也太好了吧?

“还有,他们要求我们付全款,然后才会给我们发动机。”

付全款?

他们塔什干飞机厂目前一架飞机都没有卖出去呢!还怎么付全款?他们手头压根就没有美元!

瓦列里的目光重新望向秦锋:“秦总,你们是来我们这里买运输机的吗?”

“不,我们是来合作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