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第三百五十二章 德彪西,大海(2/3)

“我也没说特别失望,只是感觉有些落差罢了……”

张宇小声嘟哝了一声后,用力摇晃着脑袋,目光变得坚定。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肯定会倾尽全力,毕竟这个可是我们第一次对外的演出!”

“嗯,加油!”

张宇与宋歌两人相互碰拳后,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秦弦调音的开始。

过了没几秒,等所有人都坐定后,秦弦起身,示意不远处的双簧管给出标准音A。

等双簧管声音结束后,乐团众人立刻将他们的声音调整到与双簧管相同频率的标准音。

大概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乐团便将他们的一切调整完成,等待着陈秋的出场。

此时此刻,舞台的后台处。

陈秋一人站在后台内,闭着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在聆听着耳边乐团的声音。

听着乐团的脉动。

在音乐的脉动之下,他缓缓睁开他的眼睛,与身边的工作人员略微点头。

后台门缓缓打开。

掌声再次响起。

似乎这一次的掌声要比之前要更为热烈一些。

很明显,相比较和声交响乐团,在场的人似乎对于陈秋的认同更多一些。

毕竟在乐团的历史中,有着陈秋击溃华国第一指挥的记录。

听着耳边响起的掌声,陈秋的脸上重新挂上那股笑容。

他迈步而出,在众人的掌声中,走到舞台中央的指挥台上,对着众人略微鞠躬后,转身重新看向自己面前的乐手。

音乐厅内重归平静。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陈秋的演出。

在音乐厅的边缘,也有人细心地在这边贴上和声交响乐团等下所要演出的曲目。

Achille-Claude Debussy: La Mer克劳德·德彪西:大海

Trois esquisses symphoniques三幅管弦乐交响素描

Haicheng Harmony Symphony Orchestra海城和声交响乐团

Conductor:Qiu Chen指挥:陈秋

德彪西的大海。

陈秋闭上眼睛,大脑中快速走过音乐的内容。

德彪西的3首交响素描《大海》作于1903—1905年,在此期间,德彪西先在其妻丽莉家开始动笔,1904年他抛弃了丽莉,与艾玛私奔泽西岛,在艾玛身边完成了配器。

这一点听上去很浪荡,但是在当时的德彪西身上而言,其实还算是收敛。

当时德彪西在欧洲其实已经非常有名。

不过并不是因为他的音乐有名,而是因为他的桃色新闻。

他的桃色新闻多的甚至让所有音乐界的人羞于与他为伍,再配上他的音乐风格,让他本来就不算好的人缘更是雪上加霜。

但是……这又如何呢?

音乐界的处境不好不代表他女人缘不好。

或许正是他那丰富的感情经历,让他写出了这一首作品。

当然,德彪西认为,此曲创作源于记忆。

他在回忆录中如此写道。

“大海为什么在冲刷着布尔果尼的斜坡?我拥有数不清的记忆。这些在我的感觉里比实景更有用。因为现实的魅力对于思考,一般来说还是一项过于沉重的负担。”

“谁会知道音乐创造的秘密?那海的声音,海空划出的曲线,绿荫深处的拂面清风,小鸟啼啭的歌声,这些无不在我心中形成富丽多变的印象。突然,这些意象会毫无理由地、以记忆的一点向外围扩展;于是音乐出现了,其本身就自然含有和声。”

这个便是这一首作品所想要表达的东西。

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内容。

仅仅只是在描述一个景象。

也就是描述大海。

据说,当时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

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这才是大海啊!“

这个或许便是德彪西在音乐之中最想要表达的内容。

《大海》!

而德彪西本人作为印象派的代表,即便他从未没有承认过印象派,可他那股朦胧的感觉也是必须要有的。

毕竟在当时古典音乐界被瓦格纳的新式音乐美学给干成一地碎渣,完全找不到音乐前进方向,要么就是在瓦格纳的理解上添砖加瓦,要么就是搞一些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将之前的音乐逻辑重新拿起来,新瓶装旧酒。

只有那么寥寥数人,能够绕过瓦格纳所引发的音乐灾难,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音乐逻辑起来。

因此,在这一首作品之中,你其实还需要给出一点“新”的感觉。

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之间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