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207章 以徐制扬(2/3)

可袁术却在洛阳之变后,借着往南跑的优势侵吞了大半的袁氏家底,这让本就和袁术关系恶劣,又认为自己才是袁家正牌继承人的袁绍如何接受得了。

袁绍冷哼一声,点点头:“仲治请说。”

于是,辛评将整个淮泗、江东地区的事情一一备述,尤其是袁术兴兵攻打刘备,两军于广陵城内交锋,最终刘备军成功击退袁术。

以及孙策偷袭丹徒得手,成功横扫了半个吴郡,将刘繇挤压的十分憋屈等事情全部汇报给了袁绍以及堂上众人。

袁绍脸色有些阴沉,他没想到袁术竟然又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了。

他忍不住怨恨起曹操来,当初匡亭之战时,若不是自家这小弟故意放纵,袁术就是有三条命也都该让他活捉了。可偏偏曹操就是只围不抓,奔袭六百里,三战三捷,却偏偏网开一面赶着袁术一路去了淮泗。

这里面要说没放水,那真是把袁绍当傻子看了。

只是情势比人急,没能解决公孙瓒的袁绍就是离不开曹操,不得不大力援助对方,不但派了朱灵、路昭带五千精兵直接下场支援,还前后援助了数万石的粮草。

要知道这年头大户家也没余粮啊,像刘表那样的粮食大户,全大汉也就一个半,另外半个是刘璋。

袁绍挤出这么些粮食当真是牙缝里省下来的,为此甚至克扣了鞠义那边的供应,若不是要帮扶曹操,这几万石粮食,最少也够鞠义多撑上一、两个月,或者从容撤退,何至于遭此惨败。

袁绍努力的恢复了平静,开口问道:“诸君有何看法?”

“明公,或可以徐制扬!”

沮授首次发言,此时的沮授地位堪称真正意义上的河北第二人,有都督节制诸军的权力,其话语权相当之重。

“徐州刘使君素来与左将军不和,左将军更是觊觎徐州,不但自号徐州伯,更不断侵蚀徐州周界,可见他们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这便是我冀州可以利用之处。”

“若是让刘使君南下扬州,攻伐左将军,不论胜败,对我冀州都是一桩大好事。刘使君胜,则左将军败亡,若是刘使君败,则我或可全取青州,甚至派兵援徐。”

听到沮授的话后,袁绍精神为之一振,询问众人道:“公与此见甚明,公与还有何高见?可尽数说来。”

沮授素来多谋善断,眼光长远,胸有天下之志,可以说是袁绍阵营的王佐之才,曾经为袁绍上过战略策略,让袁绍大开眼界,倚为智囊。

沮授轻易不开口,开口则必有独到的见解。

袁绍对沮授也是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言听计从,势力不断壮大,后一阶段怀疑沮授有私心,开始言不听计不从,最后官渡惨败。

沮授开口道:“明公若能诱刘使君南下,可有一举三得之妙。”

“如何有三妙?”

袁绍只想到了两个妙处,第一个好处自然是转移刘备对青州的视线,袁术再怎么样也是淮泗强藩,刘备不全力以赴,未必拿得下袁术。

如此一来,一旦徐扬开战,刘备自然也就顾不上青州这边了。而只要刘备不想着向青州扩张,袁绍就乐意和他维持现在和平的状态。

第二个妙处,自然是攻伐袁术。

在这点上,谁找袁术的麻烦,谁就是我袁绍的好兄弟。

哪怕刘备真把袁术给灭了,袁绍也只会叫好,夸赞对方。

至于第三个妙处,袁绍倒是想不出来了。

“明公昔日遣袁遗南下争夺豫州,结果却为左将军所败。自此以后,汝南不再为将军所有。”

沮授说的是昔日袁绍所表奏的扬州刺史袁遗,他是少数支持袁绍的袁家主支嫡系,一直以来都站在袁绍的一边,袁绍也相当信任对方。

因此,袁绍表奏袁遗为扬州刺史,想要下手抢夺扬州的权柄。

只是袁遗根本不是袁术对手,当即就被后者打的土崩瓦解,本人也在逃往沛国的路上,为自己所部的乱兵弑杀。

这里还有个很有趣的地方,袁遗之所以会被袁绍表奏去南方担任扬州刺史,其实是为了给曹操腾位置。

袁遗上一个官职是兖州山阳郡太守,这也意味着山阳郡几乎就是袁绍的地盘。

当初刘岱之所以指挥不动兖州,就是因为兖州中有好几个郡国其实是受袁绍影响力掌控的,山阳郡就是其中之一。

刘岱战死了之后,曹操在当地士人的欢迎,以及袁绍的力挺之下,成功登上了兖州牧的宝座,与袁绍成为了背靠背的盟友。

只是兖州东郡是个巨大的漏洞。

众所周知,东汉的郡国划分,总会有一些非常别扭和反常的划分法,为的就是遏制地方独立。

兖州也不例外,他最扭曲的就是东郡的划分。

整个东郡地跨黄河两岸,仿佛像是三明治一样,包夹着黄河。

这样一来,理论上黄河以北的一长条沿河地带,却是兖州在管理。

如此一来,就给陶谦钻了空子,一度派兵自泰山郡北上,竟然打到了东郡发干县屯兵,同时和公孙瓒手下的刘备、单经、田楷联兵,直接威胁到了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以及曹操的大本营东武阳、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