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165章 诸葛子瑜(3/3)

只是诸葛瑾不清楚,这条大船是特地刘封安排给他们的。

要不然哪里能有如此之巧。

随后,刘封询问了对方伤亡和损失,得知损失并不大,除了伤亡了二十几个族兵外,就没有其他什么损失了。

这也是甘宁来的太快,直接牵制了水匪们很大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精力集中围攻大船。

而且因为顾忌到财货,水匪们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对大船发动火攻。

而真等到万不得已了的时候,发现自己也已经来不及了。

倒是有一个意外的情况,居中指挥的诸葛玄竟然中了一箭,所幸命中的并非要害,而且还为皮甲所阻,伤势不重。

因此,诸葛瑾对刘封是千恩万谢,很是感激了刘封一番。

随后,刘封无意中提及了许劭和刘先的存在,诸葛瑾顿时大为惊讶,随即提出拜会的请求。

刘封欣然从之,带着诸葛瑾前往船舱。

对于诸葛玄,刘先倒是熟人,两人算是有过一面之缘。

相比起荆州北部,荆南的士族因为地处偏远,本身也不掌握荆州的上层权力,对于北方的寓居士人显得更为友善一些。

毕竟这个时代,荆南已经算是蛮荒之地了,蛮荒之地的士族看见河南的士族,那真的跟粉丝看见当红偶像没区别。

诸葛玄虽然不是河南士族,但也是徐州名士了,当时与刘先交谈颇为融洽。

于是,在听说了诸葛玄受伤之后,刘先当即提出要登船探望。

刘封劝说道:“始宗公何必急于一时,此时夜色仍黑,水面之上,尤有水匪余孽。不如再过两个时辰,天色就可大亮。届时过去,更为安全。”

刘封的劝说得到了许劭、荀攸和腾胄的赞同,刘先也从善如流,应允了下来。

此时天色仍早,刘封便劝说诸君可先回去休息。

荀攸同刘先回了房间,刘先有些疑惑道:“公达,我有一惑,困扰于心。”

“始宗兄有何疑惑?”

荀攸闻言,讶然答道:“但说无妨。”

刘先一边思索着,一边问道:“许公乃是天下名士,一言以升龙,一言以坠渊。今刘使君之子如此出众,为何缄而不言?而刘封也从未有求恳许公点评之意?”

荀攸哑然失笑,原来刘先是在疑惑此事。

刘先的问题也属合理,许劭此来,可是为刘繇求援。

虽说许劭为人公正,不徇私情。

可许劭也有其灵活的一面,在对待袁绍、曹操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此时寻求许劭评价,不正是最好的时机吗?

况且刘封表现的很是出色,即便以刘先的标准来看,也当是美誉,更何况还是有求于刘备的许劭呢?

以刘先来看,许劭只要不讨厌刘封,哪怕据实评价,也当是个美誉。

刘封之父刘使君闻之,必对许公感激涕零,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许公为何不做呢?

因此,刘先想不通此事,才会求教于荀攸。

“此事,攸也不知其中缘故,只是有些许感受,可告于始宗兄。”

荀攸倒是没有藏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刘封少年早慧,成熟稳重,足智多谋,其不曾求恳许公点评,或许是因为自信吧。”

刘先闻言先一愣,品味了片刻,渐渐有些恍然。

荀攸这是夸赞刘封自我坚定,不为外人所动。

哪怕是许公这样的天下名士,他也一样对待如常。

这份平常心,殊为可贵。

刘先由追问了一句:“那许公……?”

荀攸笑了起来:“自然也是看重了这份平常心,乐见其成。”

刘先缓缓点头,虽然荀攸只是说这是他个人的看法,但刘先却觉得荀攸很可能一语中的了。

刘封这边也在安抚董袭和甘宁。

对于董袭的表现,刘封是相当惊喜的。

这倒不是说对方的能力还在甘宁之上,毕竟要是甘宁当时没有杀入水匪群中,被刘封叫回来后,也一样能凭借船只的优势碾压水匪。

只是甘宁性情更加激烈,性格果敢,敢作敢为。

传回消息之后,甘宁就观察战场,敏锐的察觉了擒贼先擒王的机会,然后付诸实施。

而董袭则更为沉稳,同时也更重视刘封的命令,比起斩将夺旗,他把服从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这不能不让刘封感到喜欢。

难怪日后孙家三代都对董袭有口皆碑,从孙策,到吴国太,再到孙权,都对董袭视为自己人。

董袭最后战死,也是孙权过于倚重他,让对方亲自带领五艘楼船,可谓是位高权重,只可惜遭遇风浪,宁死不折,最终与船同沉。

董袭只是死的太早,不然第一个封侯的人很可能就是他了。

孙权刚刚继任的时候,董袭才是孙权集团中的第二高军职。

在赤壁之战之前,孙权不过是杂号将军的讨虏将军,可董袭却已经是偏将军了,他的军职可是比周瑜还要高的。

周瑜当时不过和程普平级,都是中郎将。

还是在赤壁大战之后,才因功升任的偏将军,可想而知董袭当时的地位了。

而刘封很清楚,董袭之所以能有如此的地位,完全是靠的战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