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泡在营地里,继续训练徐盛部曲,准备迎接新兵的刘封突然接到刘备的召唤。
于是,刘封匆匆赶回州府。
见了刘备之后,发现对方正在看着并没有什么急事。
看见儿子来了,刘备表现的很是高兴,冲着刘封就是招手。
“封儿,且坐到为父身边来。”
刘封自无不可,乖乖的坐了过去。
“父亲,您找我有何要事?”
听到这话,刘备故作不快:“怎么,为父若是想你了,还得有事才能叫你过来看看?”
刘封只能讨饶,告罪了一番,刘备才放过了他。
言归正题,刘备指着案几上的几卷帛书,皱着眉头道:“近日里,元龙、长文、子敬三人都上书言事,只是方向却是南辕北辙,为父犹豫不能决,就想听听你的意见。”
得了刘备的允许,刘封打开帛书看了起来。
第一封帛书,是陈元龙的手笔,他希望能够加强琅琊的兵力,往北发展。
眼下青州无主,群雄并起,袁谭据平原、济南,田楷占乐安、齐国,孔融有北海,蔡振守东莱,皆是无能之辈。
况且青州有盐铁之利,又是徐州北边屏障,无须全据青州,只需要拿下黄河以南,就可占据青州大部,并有黄河天险。
按照陈元龙的估计,可先联合孔融,拿下东莱,再以东莱、琅琊为根据,往攻田楷。至少也可以和袁谭平分乐安、齐国,如此一来,孔融北海可保,而袁谭在青州的领地也会被黄河一分为二,难以为继。
陈登的判断是正确的,历史上袁绍在青州的统治算得上真实有效的,仅仅只有黄河以西的平原一郡,其他郡国名义上从属袁绍,却是豪强并起,各自盘踞一方。
往往袁绍派往青州的官吏都不敢过河上任,实在是因为青州豪强屡次杀戮袁绍所遣之官,而袁绍却拿他们毫无办法。
最后也直接导致了官渡之战开始时,臧霸一月破三郡,直接把战线推到了黄河边上,而袁谭纵然兵力占据优势,却迟迟打不开局面。
陈登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借助孔融是己方盟友的优势,在青州先行圈地。
田楷是没救了,也不能救,救他就是和袁绍破盟了。
既然如此,不如和袁绍一起分了它,如此一来,孔融的北海一国也将会被徐州包围在中间,日后甚至可融为一体。
北方有了青州这么大片的缓冲区,琅琊郡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
不能不说,陈登的战略是非常有眼光的,也极具可行性。
而且刘封相信,袁绍那边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如此一来,了结了青州战场,袁绍就能集中全部精力去对付公孙瓒了。
刘封记得很清楚,今年袁绍对公孙瓒的战绩可是相当难看。
在鲜于辅等人的帮助下,先大破公孙瓒,可结果却迟迟拿不下公孙瓒的根基,最终粮尽而退时,被公孙瓒追击大破,尽失辎重。
袁绍这次损失可是相当惨重,最能打的鞠义军还损失过半,这可都是百战精锐。
更惨烈的是,辎重居然尽数丢光,这里面可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大量的甲胄、军械、以及大车。
这些损失比起百战老兵的损失更让袁绍心疼,毕竟部曲是鞠义自己的,而装备盔甲却是他袁绍辛辛苦苦攒出来的啊。
打完之后,袁绍又开始犹豫起来了,竟然想要和公孙瓒议和,只能说袁绍对公孙瓒是真有阴影的。
历史上最后公孙瓒灭亡,真就是他本人疯狂到找死的地步了,而不是袁绍真能打败他。
而袁绍直到公孙瓒**的建安四年年初,都想要和公孙瓒议和,而不是彻底扫灭对方,可见白马义从的威名之烈。
不过刘封觉得,至少今年袁绍的求和,除了白马阴影的效果外,还是有一些缓兵之计味道的,他吃了大败仗,要是公孙瓒趁势重新反扑,那乐子可就大了。
毕竟大半个冀州原来可是支持公孙瓒的,袁绍才是后来者。
只是袁绍也想不到,公孙瓒眼下也已经没有反击的力气了吗,他的求和反倒是又暴露了心虚的底子。
放下陈登的帛书,刘封又拿起了另外一封。
这一封是建议刘备抓住机会,往西发展,可先行占据鲁国、沛国这两个郡国。
刘封笑了,这必然出自陈长文之手。
陈长文在帛书中认真分析了局势,认为不论是北上青州,还是南下广陵,都会为徐州引来袁绍、袁术这样的庞然大物为敌,实不可取。
唯独豫州,眼下虽有刺史郭贡,可州内却是四分五裂。
撇开屡次遭到董卓军洗劫而受损严重的颍川郡不提,剩下的汝南是袁家的基本盘,即便派兵占领,也很难控制的住,梁国则是郭贡占据,其拥兵一万余众,又有刺史的名分,暂不可图。
至于陈国,有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此二人有勇有谋,又得陈国百姓之心,可为盟而不可图也。
唯有鲁、沛二国,尽在徐州之侧,混若一体,国内又无国相就任,若是刘备此时出兵,当可轻松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