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零五章 皇帝出游(2/3)

李承乾倒是没有翻看奏章,而是放在桌上没有理会,揣着手道:“孤想提高朝臣们的俸禄,主要是三省六部的官吏。”

太子殿下的话音刚落,在中书省内的绝大多数人动作一滞,甚至连先前的议论声也就停下了。

李承乾又道:“这两年,诸位都很辛苦的,孤打算将各部的官吏俸禄再提高三成,往后若在朝中告老,告老之后的俸禄再提高两成。”

房玄龄抚须道:“这些事殿下自己做主就好,不用过问臣。”

“那孤回去就拟定章程。”

言罢,这位太子就要起身离开,众人又继续忙着眼前的事。

刚要走到门口,李承乾又停下脚步,道:“褚侍郎,你去一趟京兆府将今年棉麻布的市税卷宗都带来,这两天连夜整理出来。”

褚遂良起身行礼道:“臣领命。”

李承乾笑着点头,便离开了。

中书省内,房玄龄戴着眼镜,看着奏章,虽说看着有些暗,不过站在阳光下看奏章,倒是感觉好很多。

长孙无忌也走出中书省,站在阳光下问道:“殿下,没看青海的奏章吗?”

“不看也不重要,不过是一个西行的僧人罢了。”

长孙无忌双手背负站在一旁,蹙眉道:“松赞干布还是将玄奘留下了。”

房玄龄道:“今天吃什么?”

忽然听他这么一问,长孙无忌一时间也没有回过神,他思量着道:“这个季节该有野菜吃了。”

房玄龄稍稍点头,又道:“看来,太子不关心玄奘的死活。”

“松赞干布一定会留下玄奘,也一定不会杀玄奘,不足为虑。”

“辅机是担心松赞干布留着玄奘不让他回来?”

长孙无忌道:“面对天竺王给的荣华富贵,玄奘都能离开,那么即便是松赞干布以国相待玄奘,玄奘亦不会答应的。”

房玄龄看着手中的文书没有开口了。

长孙无忌来回踱步,又道:“只是崇文馆的人一直在利用冯德遐的使者身份,在吸收吐蕃的牧民。”

房玄龄回道:“崇文馆的人都是最善于学的一类人,这些人学什么都很快,都是颜勤礼一手带出来的人,若说崇文馆是太子准备的后备,太子的后备人手实在是充足。”

长孙无忌亦是点头,言道:“崇文馆虽说不在三省六部九寺之中,多数都在乡县之间做事,虽没有官职,但因崇文馆与京兆府的关系,各县的县官都要给崇文馆礼让三分。”

“嗯。”房玄龄点头平静地应了一声。

“房相以为这是好事吗?”

“这不好吗?”房玄龄又反问。

房玄龄终究是更年长的,在一些政见上长孙无忌不会在明面上反驳,最多也只是提出疑问,至于房相是同意还是反对,长孙无忌又觉得无力左右他的决定。

或许在将来东宫太子登基之后,如房相与郑公这些人都该离开朝堂了。

长孙无忌以为自己该执掌大权,再一想以太子的为人,除了房相,他还能依仗谁。

“赵国公,陛下召见。”

闻言,长孙无忌向房相稍稍作揖,快步跟着传话的太监离开。

皇宫,承庆殿,这座宫殿去年的时候刚刚修缮过,李世民坐在殿内,正在看着女儿让人送来的文章,一边喝着茶水。

长孙无忌被太监领着走入殿内行礼道:“陛下。”

李世民颔首道:“坐吧。”

长孙无忌直起身子,在一旁坐下,感受着椅子的结实,工部又新做椅子了,而且还在后方加了一个高高的靠枕,坐垫很软乎,像是在皮毛坐垫的下方,还塞着什么东西,支撑起了身体的重量。

这种椅子未免太奢华了,且不说这做工与木料,光是套在外面的皮毛就价值不菲。

想起当初阴山一战刚结束,宫中用度拮据,现在好了许多,甚至有些奢华了。

李世民还在看着文章,道:“桌上放着东宫做出的新面食,你且先尝尝。”

“喏。”

长孙无忌拿起一只还热乎的馒头,似乎是夹杂着葱油,咬下一口葱香味很重,端坐着细细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