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伴,”朱慈烺看着殿门口的太监丘致中问:“他们所为何事?”
丘致中是朱慈烺的东宫伴读,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将来肯定能进司礼监。
丘致中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做事非常谨慎小心。
“回太子殿下的话,魏国公和史可法此番前来是为了军饷一事。具体的他们没说,奴婢也没敢问。”
军饷?
朱慈烺皱着眉,没了主意。
前些日子郑成功从北京运来二百万两白银。
这些银子是南京京营和袁继咸的军饷。
发完军饷后,还剩余几十万两。
南京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后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纷纷前来拜访。
目的只有一个:要钱!
刚打发走一波,又来一波!
朱慈烺想了一会,吩咐丘致中:“让南京京营总督刘文炳,倪元璐倪先生,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去一趟文华殿,本宫有事与他们相商。”
从北京迁到南京后,他选择让刘文炳担任南京京营总督一职,而不是襄城伯李国桢。
李国桢的能力是能言善辩,而不是领兵治军。
京营军备废弛,他“功”不可没!
丘致中刚要走,殿门外走进一个小太监,跪地说道:“太子殿下,南京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凤阳总督马士英求见。”
马士英?
他不在凤阳守皇陵,来南京作甚?
朱慈烺一个脑袋两个大。
思考片刻后,朱慈烺吩咐道:“让所有人都去文华殿等候,本宫稍后就到。”
“奴婢领命。”丘致中和传令的小太监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转身离去。
文华殿位于奉天殿东南,是朱高炽当太子监国期间的主要办公的场所。
朱棣迁都北京之前,朝会的举办地点并不是南京紫禁城奉天殿。
而是在奉天门(奉天殿正殿前门)举行朝会,又称“御门听政”。
朱棣北伐时让朱高炽监国。
朱高炽不是皇帝,不敢像朱棣一样“御门听政”。为了合乎礼法,经过礼部官员一番商议后,让他在午门左门举行朝会。
如果需要开小会,就去文华殿。
朱慈烺为了不招惹流言蜚语,便效仿当年的朱高炽在文华殿办公。
一刻钟后,朱慈烺的身影出现在文华殿内。
新乐侯刘文炳,詹事府侍讲学士倪元璐,魏国公徐弘基,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户部高弘图,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立刻施礼。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诸位免礼平身。”朱慈烺声音略显稚嫩。
众人起身后,分别站好位置。
刘文炳向前走了七八步,来到朱慈烺右手边不远的地方。
他的任务是保护朱慈烺的安全。
朱慈烺是大明太子,将来的皇帝。
更何况京师战事未平,有陷落的可能。
太子绝不能出半点差错!
倪元璐则向前三步,来到朱慈左边。
他卸任户部尚书一职后便专心在詹事府给太子讲学,是朱慈烺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看着一文一武两大护法,马士英悄悄咬了咬牙。
他在想,自己将来有一天也会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