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太子爷 第354章 宗室事(2/2)

“他的兄长-范阳郡王-李孝协,在幽州做刺史,接应大军的粮秣转运,出了这个事,是不是把他换下来!”

李承乾摇了摇头,不行!幽州是北边重镇,也是粮秣、军资转运的重要补给点,是全军的最后一点保证,非李孝协这样的宗室重臣不可镇守。

“让宗正寺派人去,去办李孝斌的后事,把他的儿子带回长安。至于,幽州那边,孤亲自给他写信。”

怎么办,只能夺情了!李孝协是老行伍了,这个道理,不用李承乾跟他说太多,他也知道的。

写完了信,李承乾长叹口气,武德四年,突厥入寇,李叔良奉命率领五军击之,中矢而薨。贞观十一年,他的弟弟-新兴郡王-李德良也病逝在任上。

现在,又是他次子,他们家这一脉,就只剩下李孝协、李仁裕两个了!

自高祖晋阳起兵到现在,李氏子弟前仆后继,上马血战,下马治民,有数百位子弟为国捐躯。陇西李氏,这个武勋门阀,即便是成了皇族,子弟也是以子弟凋零为代价的。比起先帝那些不肖子,他们才是李家真正的铁骨头,硬汉子!

长孙冲点点头:“是啊,李氏为了天下,牺牲的太多了!”

提到这个牺牲,李承乾又扑开诏书,亲自草拟命令,写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中心意思很简单,册封李孝斌之子-李思训为长平郡王。

从宗法角度来说,李孝斌是次子,他这个县公死后,儿子只能继承侯爵,封王轮不到他,除非李孝协一脉无后。

但考虑到,李孝斌十五年如何一日,戍守边防,战功、辛劳颇多,所以特此破例,让李思训袭长平王爵,继承李幼良的爵位。这也是李承乾监国多次以来,第一次封宗室子弟为王。

“李思训回来后,让礼部、宗正寺着重办理他的封王大典,不要怕花钱,办的风光一些。”

“李思训得到的这些,都是他祖父、父亲,用自己的忠勇换来的。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得让死了的,心里踏实。”

长孙冲也知道太子心情不好,带着书信和诏书离开了,出门的时候,还让张思政派人去叫太子妃,这时候也就只有太子妃能宽慰殿下了。

苏蓉进来时,李承乾坐在棋盘眉头紧缩,表情也是那么不自然,可以看的出来太子非常痛苦。

苏蓉走到他身后,一边帮着李承乾疏松肩膀上的肌肉,一边说道:“人啊,都有自己的命数,我们比别人多活,所以更该比别人懂的多!”

这个道理,李承乾何尝不知道,可是那么多人,死的永远都是好人,像李元祥他们那样的废物,倒是活的好好的,这公平吗?

“你都是太子了,明日的天可汗,大唐帝国的君主,你要说都觉得不公平,那叫别人还怎么活啊!”

“把不公平,变得公平,才是你应该做的事,对吧!”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