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张耳发现自己西面是坐镇关中的秦国,东面是已经击溃齐国主力的15万秦军,北面还有20余万精锐的北疆军,新生的赵国现在随时有可能再次被秦国剿灭。
陈馀宽慰道:“大哥,当初的情况即便我们3000人支援上去,也是奈何不了李由的大军的,反而白白损失我们的力量,当时我们做决定是正确的,我们保留实力来到邯郸,反而壮大了义军的力量,这些义军那些草莽心胸狭隘,不愿意看到大哥的成功而已。”
这样的宽慰并没有让张耳安心,而是苦恼道:“但现在我们孤立无援,即便收复整个赵国,但单靠我们的力量也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我们现在极其需要盟友,尤其是像徐凡这种实力强大的盟友。”
说到徐凡陈馀也不得不感叹道:“当初我们真看错了,没想到徐凡如此厉害,两战就歼灭了8万秦军。”
张耳也感叹道:“当初为兄就看出徐凡非池中之物,却也没有想到他会如此一飞冲天,成为和祖龙对峙之人,天下义军的兴亡都在此人身上,我们当初真不应该恶了如此英雄人物。”
陈馀则有点尴尬,当初他还看不起徐凡的,却没有想到徐凡是潜龙在渊。
感叹完之后张耳道:“想要改变我们态势,我军只能主动出击了,没有盟友我们就制造盟友,燕地还没有义军,燕地的百姓也苦秦久矣,馀弟你带领1万大军攻略燕地,这样我们兄弟就有了缓冲之地,秦军攻赵,馀弟你就领兵救援,秦军攻燕,为兄就去救援燕国。”
陈馀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当他带领大军来到燕地,果然受到了所有燕人的欢迎,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不到半个月时间大军就扩大到5万军还攻克了燕国的蓟都。
陈馀本想学习他兄长张耳也在燕地找一个燕国宗亲为王,却没有想到当初荆轲刺秦引起始皇帝滔天怒火,燕国的宗亲几乎被始皇帝杀光了,燕国想要找一个宗亲血脉都找不到,最后燕国本土豪强拥立陈馀为燕王。
陈馀本不想接受,但经不住燕国豪强屡次拥立他,并且说整个燕国找不到比他更有威望德性的人了,经过三请三辞之后,陈馀就勉为其难的成为燕王。
颍川郡,颍阴县。
驰道两旁的田地当中种满水稻,而且水稻生长态势极其良好,徐凡他们离开一个多月时间,这些禾苗就长的生机勃勃,从驰道望过去,这些稻田就好像一片草场,微风扫过,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景色让徐凡看的心旷神怡。
他不禁对身边的陈胜感叹道:“本以为英布是武夫,却没有想到他还有治国之才,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安民,这才是你应该学习的榜样。”
进入颍川郡之后,这样的景象到处都是,只有靠近三川郡的州县才有大量的荒地出现,这让徐凡吃惊无比,在他看来英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把田地分好,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却没有想到他春耕居然完成的如此出色。
在田地当中的百姓看到徐凡的大军也不惶恐,不少农夫还对他们招手,显然这是认可了义军的统治了,而能做到这点,说英布有治国之才还真不为过。
陈胜却满不在意道:“像老师这样万军当中取敌人首级的才是大英雄,大豪杰。”
徐凡摇头笑道:“你有见过什么大英雄,大豪杰。杀人算什么大英雄,只有救人的才是大英雄,拯救一个民族才是一个大豪杰。”
陈胜显然是不认可徐凡的说法的。
这个时候陈林拍了一下陈胜的脑袋道:“将军这是在教导你,你这一脸不屑给谁看。”
而后他看向徐凡道:“将军要不就给他找一个县令的职位吧,他跟着您认过字,也学过种田,肯定可以成为一个好县令的。”
陈胜跳起来道:“我才不想成为县令。”
徐凡制止道:“算了,就让他在军中学习吧,在这乱世当中即便成为县令也未必比军中安全多少。”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在驰道前面发现,英布已经在迎接他们了。
英布发现徐凡之后,下马跑到徐凡身前笑道:“上柱国,属下可听说了您勇不可当,阵斩了李由,全歼了五万秦军,现在整个颍川郡都在传您是白起转世,才如此会打仗。”
徐凡笑道:“这都是瞎传,李由是自刎的。全歼5万秦军是全军的功劳,怎么能算在我一个人的身上。”
而后徐凡指向四周的稻田道:“比起歼灭五万大军,你能快速播种几百万亩的田地,让整个颍川郡都种满稻田,这才是大功一件,甚至比我们的功劳都要大,毕竟我们只是歼灭了五万秦军,你这些粮食却可以让上百万人活下来,这个功劳更大。”
有读者说称王弃书,又有读者说不称王弃书,各位读者要不要这样为难本人。
(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