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家之名 第六章 大西洋·漫游深海(3/3)

“哦?有多深?”朱清颇感好奇。

“让我做个对比吧。距离海平面80米的地方,差不多就是普通潜水爱好者所能达到的极限了。“泽榕显然对海洋十分了解,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1915年,英国客船露西塔尼亚号被鱼雷击沉,她的遗骸距离海平面也不过93米。而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蓝鲸,能下潜到最深的地方距离海平面500米;一旦下潜到距海平面1000米后,海平面的光线无法达到这个深度,所以被永恒的黑暗所覆盖,只能凭借潜艇的灯光,这里一般生活着大王乌贼或棱皮龟;等到了2000米,我们会遇到很多可怕的深海生物,黑龙鱼、抹香鲸等;3800米,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深度;4000米时,水压达到了11000磅,有大量的仿佛来自外星的生物栖息在这个深度;而4263米,才刚刚到海洋的平均深度……”

塞纳小葱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泽榕:“我们要下潜到什么位置?”

夏弃疾看着塞纳小葱:“这个我知道,亚特兰蒂斯建立在海洋最底部,距离海平面的位置:11321米。”

“我们作家的体质异于常人,”黄友抚摸着他的土拨鼠说,“但是我的小伙伴有些难受,它不长于坐飞机,可否令它借休息室一用?”

“当然,当然。按下那边的蓝色按钮开门。”泽榕说

此时,潜艇已经下潜到5000余米,江雨钻终于理解了泽榕所说的“仿佛来自外星的生物”,不过,应该说来自地狱的生物更加贴切。高压、缺氧、不见天日的极端环境在它们身上选择出了许多独特的形状以适应艰难的生活。

泽榕告诉他们,那只表皮如泥、两只大眼睛严重不对称的叫作软隐棘杜父鱼,它们以海雪为食,所谓海雪,就是海洋表层落下的有机碎屑,尤其包括各种生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它们碰撞粘连,在数周的时间里可以长到几厘米。那只牙齿尖利、嘴巴上翘且没有瞳孔的叫作细眼齿口鱼,它是凶猛的掠食者,长出了弯曲的牙齿以防止捕获的鱼逃脱。如果看不清猎物,再大的嘴也没有意义,因此这些掠食者往往在眼睛附近长有发光器,像手电筒一样帮助它们搜寻猎物——更有一些眼睛,索性就进化成了望远镜,如巨尾魚科……

与这些深海怪鱼们仅隔着一层钢化玻璃,江雨钻能够感到身边圣骑士们的笔力此起彼伏,产生了面对危险时的自我防卫反应,好在夏弃疾等人并非作家,感受不到他们内心的波澜。

只有从休息舱回来的黄友仿佛丝毫不怕,反而热切地趴在钢化玻璃上,一边听泽榕的讲解一边细细观察。他感慨道:“我熟悉陆地上的每一个物种,可对这些神奇的海洋生物,尤其是深海生物,却太过陌生了!”

不多时,潜艇已经接近深海。蓝光照在色彩艳丽的珊瑚树枝上,造成各种各样的的迷人景象。江雨钻看到一种膜性圆柱形管足在海水的涌动下摇曳。一些身似轻燕、游得像鸟儿飞一样的鱼,在珊瑚之间游来游去。珊瑚丛越来越密,树枝状结晶物也越来越大。在他们面前,是真正石化的矮林,千姿百态,犹如造型奇特的建筑。当那几束巨大的蓝光照在天然拱门凸凹不平的表面上,产生了梦幻般的效果。

潜艇开始向前航行,穿过了石化的矮林后,一座巨大的城堡出现在众人眼前。

“亚特兰蒂斯到了。”熙曼轻声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