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35章 词圣苏轼(3/4)

“公元1081年,苏东坡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

“有时他会到田间、水边、山野、集市与百姓们谈笑风生。”

“他不分贵贱,与皇帝、农民、乞丐平等交往。”

“他心怀大爱,视天下众生如一。”

“城外的东坡地毕竟属于官地,可能很快就会要收回。”

“为了家人的生计,苏东坡决定前往购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突然间,一场暴雨如注而至。”

“人们惊恐的躲避,唯独苏东坡没有退缩。”

“雨过天晴之际,苏东坡浑身湿透,悠然吟唱起《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夜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笑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如同定风波中所言,他将世事的风雨沧桑,草木的万千变化都纳入自己的生命。”

“正是那些痛苦和折磨,让他领悟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之中的喜悦。”

“公元1082年,苏东坡在赤壁前面对惊涛拍岸的江水,写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悟出了万物运行变化的奥秘,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终究只是历史一个过客而已。”

“当年初入汴京,苏东坡无意于词的创作。”

“在他看来,唯有帮助圣上成为明君的策论,才是文章的正道。”

“如今的他逐渐意识到,词不是为朝廷为帝王写的,而是为心。”

“公元1084年,就在苏东坡把黄州当做自己的故乡,决心做个安然的农夫时。”

“他的命运再一次发生转折,他收到了调离黄州的一纸诏令。”

“黄州这个地方,承载了他生命中的喜怒哀乐。”

“以后,每当他面临政敌的迫害和痛苦无解之时,他都会回忆起黄州。”

“苏东坡辞别了黄州,途经金陵时,拜访了多年隐居的王安石。”

“尽管王安石曾掌权,却饱受命运的坎坷。”

“他经历了亲信的背叛,变法的挫折,以及又经历了丧子之痛。”

“最终选择了归隐金陵,从此不问世事。”

“两人在金陵相会,共同吟诗作对,探讨佛法。”

“过去的分歧已经成为过眼云烟,这次相聚成为苏东坡在流离困顿中难得的愉快时光。”

“艺术的交流,不知不觉的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分别时,王安石感慨称赞苏东坡。”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太子即位。”

“高太后垂帘听政,苏东坡迎来了重返政坛的良机。”

“短短17个月内,他从贬官迅速晋升至三品大员。”

“升迁之速令人瞠目结舌,距离宰相之位仅一步之遥。”

“司马光担任宰相后,对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

“即便是已经证明有效的新法,也要予以废除。”

“在这种情况下,苏东坡不随波逐流,也不盲从,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司马光: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看得出来,苏轼尽管被贬,但依旧豁达乐观。

当时苏轼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如此壮丽的风景使苏轼感触良多。

更是让苏轼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此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汹涌澎湃的长江水向东流去,千百年来滔滔巨浪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

昔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是三国时期周瑜火烧曹军的赤壁。

那里有陡峭纷乱的岩壁高耸入云,滚滚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有如千堆白雪。

巍峨的江山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此刻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周瑜,温柔靓丽的小乔刚刚嫁给他,足见周瑜的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间,顷刻将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的我,身临赤壁古战场神游往昔,应笑我多愁善感,以至于白发过早的生出。

人的一生有如大梦一场,还是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

尽管苏轼在词中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但整体的基调仍然是豪放和积极向上的。

苏轼能够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值得世人学习。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世人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苏轼通过对周瑜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这告诉世人要尊重历史,学习历史中的优秀人物,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词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

这启示世人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苏轼在词中表达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世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1087年,北宋取得了对西夏吐蕃的胜利,百官纷纷建议和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