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20学霸,造出芯片正常吧? 第232章 我们找不到比他更适合的人选了!(5K求票求追读)(1/3)

“谁说我们不做医疗项目了?”

骆垚的出现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卧槽,这位天才睡醒了?

众人看着镜头前神采奕奕的骆垚,内心五味杂陈。

他们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肆意妄为的人。

他们不仅无奈,内心深处更是带着几分羡慕。

亚斯尔更是暗自咕哝。

觉得骆垚这上班上得比狗大户家一众王子还舒服!

王子都不敢开会的时候睡大觉,他敢。

真是仗着自己天才的身份为所欲为!

亚斯尔现在一听骆垚的意思,像是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他看了一眼华记的人,微笑着提醒道:“骆总,医疗项目的事情,我们可以先内部沟通下再说。”

亚斯尔的意思很明显了,想让骆垚注意言辞,不在外人面前透露太多。

而且G42要开展医疗项目,本就没有那么容易,现在骆垚万一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后续铁定麻烦不断。

身为CEO,当然知道他所运营的G42情况。

之前花钱如流水,赔的已经让阿齐兹王子怀疑人生了。

亚斯尔心想阿齐兹转让股份给骆垚,绝对是因为G42运营不善的问题。

骆垚现在接手,绝对是想整个大的把公司盘活,但运营一家公司哪有那么容易?

亚斯尔和骆垚现在在一艘船上,他出发点是好的,但骆垚没打算听。

“内部沟通的事我有安排。”

“我现在就想确认,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制造AI医疗舱?”

亚斯尔抬头,看见骆垚看向了华记代表。

华记代表中的人工智能医疗方向技术专家邹启,微微一顿,皱着眉说:“这种产物太过于朝前,我们目前是从诊疗方向入手。”

“诊疗方向?主要是想替代基层医生大量繁琐的工作?”骆垚问道。

“确实如此,我们想让普通人看病更加方便,医生则也能从繁琐的工作当中脱离出来,这样可以解决看病复杂的问题。”

骆垚不太赞同地摇头:“方向没有问题,但是格局不够大。”

华记代表:这可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居然说我们格局不够大。

邹启有些不痛快,骆垚当初在华记的时候,邹启还没有进入华记,等他进到华记的时候,骆垚已经离开了。

人虽不在,但华记内部处处都有他的传奇故事。

比如年少时期就开发出了能够直接使用的芯片EDA软件,后面又研发出适合国内使用的光刻机设计,种种事迹,一直都被正厚生等华记高管津津乐道。

这让邹启很不服气。

邹启是以计算机学科闻名于世的麻省理工毕业。

他知道骆垚很厉害,但他认为,骆垚的科研能力强的不像一个人能够拥有的。

EDA、光刻机、量子芯片、量子卫星、“生命一号”这些像是一个人能够搞定的吗?

这跨领域跨的比刘翔跨栏还猛!

所以,骆垚一定有背后的团队的帮助。

在华记听闻领航科技初始团队是从华记中薅走的后,邹启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不过一个团队再强都有限制,智慧医疗这个领域全世界都在探索,如果把诊断方向的研究定为智慧医疗的L1阶段,那AI医疗舱至少得是L10了!

现在L1阶段都没有完全实现,就想一步到L10了,也不怕扯着胯?

“我理解你们想要解放基层工作者的工作问题,但目前大多数地区和国家面临的是基层

工作者的问题吗?”

会议室里面一片安静,不知道骆垚要说什么。

“患者问题永远不解决,基层工作者永远都不会够。”

“一个感冒病人,很有可能因为久治不愈,引发其他症状,从而导致照顾该病人的医护人员人数直线上升。”

“这种情况很常见,并非个例,所以我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问题本身。”

“病人来医院是为了治病,那么就应该以这个为目的去制订我们要走的方向。”

亚斯尔点头,认可骆垚的说法,但他一想到骆垚要造的是AI医疗舱,就觉得这项目比他

们之前做的还不靠谱。

邹启看着眼前这个眼前侃侃而谈的年轻人,心情复杂极了。

一方面他不服气骆垚的异想天开的看法,一方面他也羡慕骆垚时时刻刻都有新的想法冒出。

这对科研学者来讲是极好的事。

有想法的科研学者才是能够引领时代进步的人。

当然,前提是有人能够支持他的项目。

“骆总,我是很欣赏你的想法,不过研发AI医疗舱至少要涉及到收集大量的医疗数据、能够测量血压、体温,听取心跳和呼吸等基础信息、影像检查、诊断、开具药方、治疗等等步骤。”

“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关乎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要开发AI医疗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邹启看见骆垚没有说话,以为有戏,就继续劝说道:“在测量基础信息的步骤中,要确保能够准确测量血压、体温,听取心跳和呼吸等生命体征至关重要,这些数据一般都是医生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也是后续诊断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当然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一步要实现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