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20学霸,造出芯片正常吧? 第123章 大忽悠张教授:我们没钱啊!(二合一)(2/3)

原来是这样。

直接交给审批人确实要比交给院长那边要方便。

骆垚当然会选择更加简洁高效的方式。

和单兴通完话后,骆垚就把注意力转到了量子计算机上。

有了量子芯片和量子卫星这俩打底,骆垚现在所掌握的量子技术其实可以不用看200多本参考书,就可以理解系统给的技术。

系统非常好心地给了两条路供骆垚选择。

一条是超导量子计算机路线,这种计算机一旦研发成功了,第一代就可以实现编程、计算化学等模拟项目,另外一种则是光量子计算机,不过这种在研发出第一代时,充其量只能当个高斯玻色采样的专用计算机来使。

前者门槛低收益合适,后者门槛高后期发展天花板也高。

就……差别挺大的。

要想给齐秀珍研发出类似于AOH1996的抑制剂,目前看来走超导量子计算机路线是最有效的。

唯一麻烦的是,常温超导现在都还没有造出来。

骆垚如果要造超导量子计算机,也只能把主体放在低温中。

不过幸好的是,物理所之前就为他们的量子雷达造了个可以保持绝对零度的制冷机,现在的话,可以让他们再为超导量子计算机量身打造一台制冷机了。

骆垚把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了单兴。

单兴第一反应是,骆垚这是又要开辟新领域了?

紧接着,单兴意识到骆垚在说什么后,像是失去了说话功能一样,好一会儿都没有开口说话。

突然,骆垚从话筒里面听见了椅子响动的声音。

单兴从一直上站了起来。

他说:“骆工,你确定你说的是量子计算机?”

“嗯,量子这个领域上,我该研究的都研究了,所以想试试量子计算机。”

“骆工,你接下来需要多少人员?多少资金?”

全华国上下,能让单兴主动询问项目上事情的人,也只有骆垚一人了。

其他任何人,单兴都不会去管。

科研项目这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把新技术成果市场化后就能够马上带来直接收益的,但是骆垚的项目除外。

财政委会的人保守预估了骆垚项目所带来的利益总和已经远远超过了三千亿华币。

所以,在单兴眼里这哪是科研学者来立科研项目的?

这分明就是财神爷来给他们送技术送钱来的了!

“人员方面我需要从事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方向研究的专家和研究员,最好之前有参加过我的项目。”

单兴过了一遍心中的名单,说:“参加过你之前项目的人基本上都在配合做成果转化的工作,有些人可以调过来,但能够协调的人数应该不多。”

“不多?那就只能招人了,核心研发团队的人倒是不怎么紧缺。”骆垚想着如果只是研发工作的话,谢尔盖等人就能够胜任了。

但下面的研究员人数就不够了。

“我想找一些优秀的研究员。”

“条件是?”

“博士起步吧,其他人如果太笨了容易根不上研发节奏。”研究量子计算机是争分夺秒的事情,骆垚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的人身上。

更何况这次研发没有万翰和申望这种人帮他处理研究员的事情,所以,他必须找一些聪明一点的研究员。

骆垚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单兴觉得这要求还是高了点。

要求全是博士当研究员,这要求和华科院工科院差不多了,真的有人愿意来吗?

不过骆垚都开口了,单兴还是觉得要替他试一试。

本来这招聘应该由领航科技来发,但单兴想了下,决定还是由科委会来处理,扩大这次招聘的影响力。

为了增加吸引,单兴对撰写招聘内容的人说:“写内容的时候记得把骆工身上的优点都全部都堆上去,尽量整吸引人一点,争取尽快把团队给他凑齐。”

“对了,骆工平时风格比较独特,你在招聘中最好让招聘者有一定抗压能力。”

“没抗压能力,我都怕那些人入职三天就跑了。”

打工人能说什么?

只能按照要求,把能够想到的词都堆了进去。

当天下午四点的时候,由科委会官方官网挂出了这则招聘消息。

【著名量子领域专家、拔青项目候选者、领航科技CEO骆垚先生目前需招聘两百名研究员,如果您本人是微电子专业、物理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等光电子领域相关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那么现在邀请您加入骆垚先生的研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