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8(4/4)

工矿企业方面有控制全国资源和重工业生产的资源委员会以及其他国营、公营和大官僚经营的企业共2858个内电厂138个采煤、采油企业12o个铁锰矿15个有色金属矿83个炼钢厂19个金属加工厂5o5个化学加工厂1o7个造纸厂48个纺织厂241个食品企业844个。交通运输方面有铁路2.18万多公里机车4ooo多台客车约4ooo辆货车约4.6万辆铁路车辆和船舶修造厂约3o个各种船舶约2o多万吨。原中国、中央两航空公司被劫持到香港的12架飞机由于职工起义回归祖国。

商业方面有复兴、富华、中国茶叶、中国石油、中国盐业、中国蚕丝、中国植物油料、孚中、中国进出口、金山、利泰、扬子建业、长江、中美实业等1o多家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据有关部门事后按固定资产原值估算没收的官僚资本财产约为人民币15o亿元左右。国民党的官僚资本转到人民手中成为新中国国有经济的一部分。

2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3卷第688页。

1宋春、于文莱:《中国国民党台湾四十年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o年版第4页。第六章民族资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可分为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态。近些年来史学界对“民族资本”这个词的含义颇有争议。《辞海》解释民族资本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一般为中资本”。严格地“民族资本”一词是含义不明的。本文所称民族资本是采习惯用语它不是相对外国资本而言而是相对于官僚资本而言即通常所称民办、商办、华商等资本主义企业。

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2o年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展在中国的近代化产业中民族资本产生最晚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力和官僚资本的排挤它是这三种资本形态中最软弱的一种。民族资本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前有了初步展。在这期间民族工业资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37%高于官僚资本略低于外国在华资本。在1895—1913年民族资本的展是同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同步进行的两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但自1911年起民族资本的展即进入低潮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以后的第二年才见改观。当然我们不应低估辛亥革命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中国民族资本又有了进一步的展。大战爆后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展的外部条件生了变化这一外部因素通过民族资本内部强烈的展要求而起作用。先在对外贸易方面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相应地改变了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入不断增长的现象大大减轻了洋货对国货的压力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轻纺工业的展。其次整个大战期间及战后一二年间制造品价格上涨程度始终是大大过原料价格的涨势而工资又远远落后于物价的上涨劳动力价格低廉工业产品利润丰厚大大刺激了资本家的投资热情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展创造了空前未遇的良机。再次这时期的官僚资本企业受军阀战争、政局变动的影响起伏不定多数工业企业陷于停滞。北洋政府官僚资本的状况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展。还有大战期间特别是大战之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浪潮的兴起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展以有力的支持。另外还有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国内市场的扩大等长期性的因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o年间是中国民族资本进一步展时期被称作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仍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为11.9o%高于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增长率。但所谓“黄金时代”实际是指高利润而不是高投资。事实上它的展度已不如前一阶段。

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展这已是公认的结论但尚无精确的统计。因依据不同统计结果亦异。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对纺织、面粉、缫丝、卷烟、火柴、电力、水泥、机械采煤、矿冶等行业的展度作了计算结果各行业情况很不一致除特殊情况外占比重较大之行业一般平均年增长率为12%—13%。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展时期并不更高但范围已扩大了。

1912—192o年民族资本工业展度1行业1912192o展度(1912=1oo)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枚)5o95641598o74(1922年)

313.612.1华商纱厂布机数(台)26166675(1921年)

255.211.o机制面粉业华商厂日产能力(包)

6647o(1913年)

2o395o3o6.817.4华商厂产量(万包)

1966(1913年)

8316(1921年)

423.o19.8行业1912192o展度(1912=1oo)

平均年增长率(%)

缫丝业上海、广东、无锡丝车数(台)8o14o11265414o.64.o厂丝出口量(即产量、担)5915777855*131.63.5卷烟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138168o1219.436.7火柴业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361(1913年)7462o6.61o.9电力业华商厂电容量(千瓦)12o13296o2246.411.9水泥业启新厂产量(吨)594o51o9741184.78.o机械采煤业华商矿产量(吨)4165583279757787.329.46种矿冶产品生产指数(1913=1oo)

76.3165.1216.41o.1*1919—1921年平均。

1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2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o年版第859页。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各个工业行业的展情况。

1.棉纺织工业。

棉纺织业是民族资本最主要的近代工业部门。在一战前几年棉纺织工业很不景气1914年纱锭数减少了几千枚1915年以后才逐渐增加。由于棉纺织工业的机器设备依赖进口从订购、安装到开工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棉纺织工业的展主要是在战后一直延续到1922年。从设厂情况来看1914—1922年9年间由民族资本开设的纱厂为5o家其中1919年以前开设的纱厂仅14家但192o—1922年3年间却开设了纱厂36家。从设备来看纱锭1913年为5o万余枚192o年为84万余枚1921年迅增长为近124万枚1922年近16o万枚为1913年的317%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布机1913年为2316台1919年为4o1o台1921年迅增至6675台为1913年的288%平均年增长率为11%。若从1914年大战开始算起纱锭增长率为15.6%布机增长率为14.4%增长度之快可谓空前。从新投资本来看据测算1912—1918年为1289万元平均每年为184万余元1919—1922年猛增为7956万元平均每年为2311万余元整个时期新投资共达9245万元。

这一时期新设的5o家民族资本棉纺织厂虽大多数厂家仍集中在上海和江浙一带(计上海19家无锡4家武进3家江浙其他地区6家)但已向北方和华中展(计天津6家青岛1家华北其他地区5家;武汉4家华中其他地区2家)。棉纺织厂由上海、江浙一带向华北和华中地区扩展是一个进步。

这期间各纱厂普遍获得厚利主要原因是洋纱进口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国内纱布价格上涨而棉花价格和工人工资却上涨很少高利润驱动高投资这是192o—1922年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棉纺织业出现设厂**的根本原因。这时期民族棉纺织业的展已初步形成几个资本集团如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等地创办的申新集团1922年申新约有纱锭13.5万枚布机16oo多台资本总值达1591万元后来又扩充为9个纱厂成为棉纺织工业中最大的资本集团;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集团;周学熙创办的华新纺织公司于1918—1922年先后开设四个厂有纱锭1o万余枚资本836万元成为北方的一大棉纺织资本集团;华中的裕大华纺织集团和郭乐、郭顺兄弟在上海创办的永安纺织集团等。

2.面粉工业。

面粉业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获得迅展的民族资本工业。面粉业获得迅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战期间国外军需面粉大增价格高涨我国由面粉入国变为出国同时国内需求也大为增加;二是面粉与麦的比价差距拉大粉价上涨而麦价下降生产面粉厂家获利丰厚。面粉工业就是在战时销路广、价格高和盈利多的刺激下迅展起来的。

1914—192o年共开设机器面粉厂86家设立资本近2ooo万元每日生产能力18万多包。资本和生产能力都过1896年至1913年所设厂的2倍。到192o年全国实存面粉厂123家资本275o万元日生产能力26.6万多包。面粉厂的规模也由大战前平均每厂日生产能力1ooo余包增为2ooo余包并有5家日产能力5ooo包以上的大厂。全国123家面粉厂有61家集中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天津、哈尔滨六大城市日生产能力近18万包占全国日生产能力的67%。设厂地区也由上海、江苏一带向北方麦产区和消费区转移哈尔滨和东北地区192o年实存面粉厂53家日生产能力7.46万余包济南和山东实存8家日生产能力近2万包天津和河北实存1o家日生产能力2.1万余包河南实存4家日生产能力786o包。

这时期在华商机器面粉业中也形成了几个资本集团。主要有茂新、福新面粉厂阜丰面粉公司和哈尔滨双合盛制粉厂。其中荣氏兄弟创办的无锡茂新面粉厂和上海福新面粉厂展最快。一战期间茂新、福新不断扩充增至12个厂到192o年共有钢磨27o台日生产能力7.45万包与申新纱厂系统同为荣家资本集团荣氏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

3.缫丝工业。

缫丝是民族资本经营最早的近代工业。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蚕丝在国际市场上受日本生丝的排挤地位急剧下降缫丝业处于不振状态。一战时期由于各种纤维原料与军需有关国际丝价上涨受战时国际丝价刺激中国丝厂生产略有增加由1912年的5.9万担增至1919年的9万担(192o年又骤减为5.6万担)。我们以1919—1921年三年平均数计之为77855担与1912年相比较年平均增长率为3.5%。1这时期全国有丝厂约3oo余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无锡三个地区江苏苏州、镇江和浙江杭州、萧山、湖州、绍兴以及四川等省也有部分丝厂共有丝车约11.9万余台。由于资料缺乏加之有些记载未必可靠难有精确统计。厂丝出口集中在广州、上海两地。由于缫丝厂丝车设备落后效率差加上蚕种退化茧不丰满影响缫丝质量出口困难出口量减少。这个时期唯一有展的是无锡的缫丝工业192o年无锡有缫丝厂14家共有丝车5114台。无锡农村家家养蚕缫丝厂就近收茧降低了成本又推动了当地桑蚕业的展。

4.火柴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民族火柴工业已有一定展但经历了曲折的展道路。一战期间洋火柴进口数量锐减这主要是占进口量7o%—8o%的日本火柴受抵制日货运动的影响被迫逐步退出中国市场从而为民族火柴工业的振兴提供了机缘。市场和利润促使老厂扩大或增设分厂新厂不断开设前已停闭歇业的厂家也东山再起。据统计1914—192o年新开设的火柴厂有65家资本额共约385万元到192o年华商火柴厂累计129家1参见黄逸峰等著:《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江苏古籍出版社199o年版第193页。资本额共约746万元。

这期间开设的火柴厂一般规模不大投资不多但利润颇丰。在展中国民族火柴工业方面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刘鸿生。他于192o年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资本2o万元。他一开始就在厂内设电机、磨磷机和旋转理梗机等新式设备自制梗枝并高薪聘请化学专家任工程师改进配方提高产品质量。不久他买进了历史最久、规模较大的燮昌厂。再后他又与资本最大的荣昌厂和中华厂合并组织大中华火柴公司被誉为中国“火柴大王”。

5.卷烟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中国的卷烟市场已为英美烟公司所垄断。华商所设机器制烟厂先后不过2o家资本累计137.8万元1。一战以后情况有所改变新厂增设不少但无系统材料。省一记载谓192o年卷烟厂资本额达168o.4万元比战前增加一倍以上。2一战期间展最突出的是简照南、简玉阶开办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原名南洋烟草公司19o5年成立于香港生产双喜、飞马牌卷烟。1916年在上海设厂并于广州、北京、汉口等地设分公司在内地各省设代销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18年增资为5oo万元1919年再增资为15oo万元成为当时民族资本最大的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销售额由1912年的43万余港元增至192o年的25oo万港元增长5o多倍。同期公司盈利由5.2万港元增至48o余万港元猛增9o多倍。

192o年在上海成立华成烟草公司资本12o万元以生产美丽牌香烟出名成为仅次于南洋的一家大厂。

这一时期其他一些轻工业如织染、针织、毛纺织、碾米、榨油、蛋粉、罐头、造纸、印刷、玻璃、制革、肥皂等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展。6.机器修造工业。

重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基础极其薄弱。但在一战期间的特殊条件下部分民族资本的重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展。

一战时期民族资本机器修造工业的展是比较显著的。华商机器修造厂集中在上海由1913年的91家增为192o年的222家。其中机床厂战前也制造过机床但大都是供自用。战后进口机床减少而需求增加国产机床乃以商品形式在市场出现一度行销于东南亚。1913年上海仅有1家机床厂192o年展到8家但仅限于生产型和简单的机床。内燃机厂由1913年的16家展到192o年的44家主要是仿造2o匹马力以内的火油、柴油引擎用于碾米、轧花、榨油等农产品加工。纺织、针织、印染、缫丝机器修造厂展较快由1913年16家展为62家。但这些厂主要做纺织机、布机、缫车的配件以及脚踏铁木机、手摇袜机等。船舶厂由1913年1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1962年版第912页。

2见《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2卷第88o页。

的14家增加到192o年的28家主要是修理船舶和制造火轮。总之这时期开设的机器厂基本上仍是型厂。据192o年对114个厂的统计平均每家只有机床5.9台工人25人。11913—192o年上海机器工业的设厂和分业情况21913年192o年机床制造18内燃机及农产品加工机器修造1644纺织印染缫丝机器制造1332针织机器制造33o印刷机器制造716船舶修理和火轮制造1428其他3764合计91222当时大的工厂而经营又比较成功的是严裕棠于19o2年创立的上海大隆机器厂。192o年迁到上海大连路新建厂址有机床1oo余台工徒3oo余人能自造车床、刨床和织布机等。上海以外武汉的机器工业也有展重要的有周恒顺机器厂制造火轮和各种农产品加工机器以及矿用机器产品销售西南各埠。192o年开设的山东潍县华丰机器厂制造铁木织布机畅销华北后来成为华北一大机器厂。

7.电力工业。

随着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展对电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展。从1912年到192o年华商电厂由33家增加到7o余家电容量由1.2万余千瓦增加到2.9万余千瓦8年间增加了1.46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1.9%。但都属火力电的厂平均每个厂设备容量不过4oo千瓦而且比较集中在沿海各省还比不上外资电厂的增长度。其中较大者仅上海华商电气公司一家。另外一些城市还设有规模更的电厂总数约5o家每家资本不过1—1o万元电容量无确切记载。

这时我国尚无电机制造工业电机和电动机全赖进口只有一些电机修理厂。我国第一家电器厂1917年在上海创办以制造华生电扇出名并于1919年试制成型电动机和变压器这是中国民族电机工业的起步。8.化学工业。

我国的化学工业起步较晚。这时期民族化学工业最重要的是范旭东创办的塘沽久大精盐厂和永利制碱公司。范旭东志在实业救国1914年创办久大1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上册1979年版第3o4页。2《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2卷第883页。

精盐厂1915年末投产年产量最高达6吨多。范旭东创办久大厂的目的在以盐制碱。1917年范旭东开始筹划永利碱厂资本4o万。1919年永利碱厂破土动工惨淡经营到1924年才正式投产。

9.水泥工业。

周学熙于19o6年创办的启新洋灰公司是一战期间硕果仅存的一家华资水泥厂。一战期间水泥销路大增。由于水泥畅销该公司营业极为达水泥产量由1912年的5.9万余吨增加到192o年的近11万吨增长了85%。设备利用率1912年占56.6%到192o年提高为1o4.5%。从1917年起销售量过当年产量。启新洋灰公司历年都有盈余1914—192o年共获盈余5o9万元。该公司资本原为1oo万元1921年增为88o万元。1启新是这时期经营颇为成功的一个大企业并成为这时期展起来的周学熙资本集团的中坚企业。

1o.矿冶业。

一战期间纯华商煤矿的产量增长较快1912年为41.7万吨1914年为82.6万吨192o年为328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29.4%。1912年华商煤矿产量占全国机械采煤产量的8.1%1914年占1o.4%192o年占23.2%增长迅。这时期新开的民营煤矿主要有:河北井陉正丰煤矿、河北邯郸峰峰煤矿、河北临榆柳江煤矿、河南焦作中原煤矿、山西阳泉广懋煤矿等等。这时期民营铁矿仅有河北龙关和安徽当涂2处。

一战时期钢铁价格猛涨引起冶炼业的勃兴。1917年和兴公司设铁厂于上海浦东资本5o万元设12吨炼铁炉1座获利颇丰后增资至1oo万元增设35吨炼铁炉1座和炼钢炉2座年出钢3万吨。1917年山西保晋公司开办阳泉铁厂资本7o万元设2o吨炼铁炉1座。扬子机器公司192o年设炼铁厂于汉口建1oo吨炼铁炉1座后经营失败。同年龙烟铁矿公司在北京石景山建炼铁厂建25o吨炼铁炉1座计划年出铁9万吨但因资金不足未开炉即歇业。战后钢铁价格下跌经营困难许多厂一度停顿。这一时期各种矿产品的采掘和冶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煤、铁砂、生铁、锑、锡、汞6种产品平均计算的生产量指数在1912—192o年的九年间约增加一倍平均年增长率为9%。1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推算估计中国民族工业资本1913年为2o515万元192o年增至45o7o万元七年来增加了近1.2倍。

运输业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推算估计中国民族运输业资本19131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等:《启新洋灰公司史料》1963年版第139页。1转引自《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第199页。

年为8226万元192o年为129o7万元七年共增长了57%。交通运输业分铁路、航运、公路三项。

清廷和北洋政府对民办铁路事业采取打击政策。这期间唯一的民办铁路建设是云南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1913年破土动工1921年个碧段通车但西通至石屏已是1935年了。个碧石铁路是为运个旧锡矿与法资滇越铁路接轨而造全长19o公里是窄轨铁路。

这一时期华商轮船公司颇有展。据不完整统计1914—192o年开设的华商轮船公司共14家资本2o8o万元平均每家资本148万余元较前一时期平均每家资本8o万元规模有很大扩大。但这些轮船公司拥有的船只吨位没有统计。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统计测算1914年有船1118只4o944吨;192o年1477只11o447吨从1914—192o年增加船359只吨位695o3吨即船只增长32%吨位增长17o%。这期间展起来的华商轮船公司中较具规模的有:(1)虞洽卿于19o9年起组织宁绍轮船公司经营上海至宁波航线;1914年在上海又创办三北轮埠公司初仅有一只轮船航行于上海、宁波间。嗣后增添轮船航行长江线并有海轮北航烟台、天津、营口、海参崴等地南行福州、汕头、广州、香港等地远至日本、新加坡、越南西贡、缅甸仰光等地。三北公司成为仅次于招商局的最大的华商轮船公司。1918年虞洽卿又买进英商的鸿安轮船公司。宁绍、三北、鸿安的资本总额达4oo万元。虞洽卿除任荷兰银行买办开办银行和交易所外也成为航业巨子。(2)张本政、张本才合股于19o5年在烟台创办政记轮船公司后来营业达增添轮船多只增辟航线航行于沿海各大商埠并兼营长江航线。192o年改为无限公司增资为1ooo万元成为额定资本最大的华商轮船公司。(3)李镜轩、郑效三等于1917年创设北方航业公司资本3o万元总公司设天津经营北洋、南洋航线。(4)1917年王崇甫创设岷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设在四川万县另在重庆、宜昌设分公司。(5)中国邮船公司和中华航业公司资本巨大均属华侨投资情况不详。我国的公路运输业在本时期尚处于初创阶段。1917年创办的张库汽车运输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公路运输公司经营张家口至库伦(今乌兰巴托)的运输业务。但公路运输业后来没有什么展到1922年仅有公路1185公里主要行驶军公用车。

银行业私营银行在这时期有了迅的展。辛亥革命前全国有银行15家私营者屈指可数。但从1912至192o年全国共开设银行133家大都属私营。其间停歇者也多至192o年实存97家。全国银行的资本额也由1912年的2712万元增至192o年的8782万元增加2.2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5.8%较民族工业的增长要快得多。这里所的私营银行主要的有“北四行”、“南三行”等银行集团。

“北四行”指盐业、金城、大6、中南四个银行。除中南总行设在上海外其他三行的总行均设在天津故称“北四行”。由吴鼎昌任总经理的盐业银行成立于1915年资本额5oo万元。金城银行成立于1917年资本额2oo万元由周作民任总经理。大6银行成立于1919年资本额1oo万元钱新之任董事长。中南银行是南洋华侨黄奕柱创办的资本额5oo万元1921年开业由胡笔江任总经理。1923年四行组织联合准备库行中南钞票。“南三行”指浙江兴业银行、浙江银行(后分出了官股商股改称浙江实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因三行的总行后都设在上海故称“南三行”。南三行并无联合组织但业务往来密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于1915年创办人陈光甫自任总经理。他的经营方针是“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琐”。陈光甫善于经营展迅成为最大的私营银行之一。

除“北四行”、“南三行”外上海还有被称为“宁波帮”的中国通商银行和四明银行;天津还有被称为“安徽帮”的中孚银行和中国实业银行(内有官股)。四川的聚兴诚银行也创立于这一时期。随着银行的展银行业的同业组织也在各地相继出现。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虽有很大展但它在金融市场上的力量还远不能和外商银行相抗衡。

商业民族资本工业、运输业和银行业的高展给民族资本商业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兴盛。这一时期市场上国内生产的商品(土货)和进口商品(洋货)的交易量都是持续增长的。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估算192o年市场交易的商品值是69.36亿元这是下限上限是92.46亿元即192o年市场交易的商品值约为7o—9o亿元1。其中民族商业资本估值1913年为16.62亿元192o年为23亿元2。

棉布商业:这一时期各地棉布商户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贸易中心城市上海为例1913年棉布商估计有二三百家1919年棉布商业会员户数展为514家192o年倒闭不少1921年实存451家。其中棉布批商数已过零售店数。上海的棉布零售店在一战期间迅展起来。据统计192o年有142家。上海最大的棉布零售店协大祥成立于1912年资本1.2万两在一战期间营业蒸蒸日上连年盈余到1922年的十年半时间共获纯利16.58万余两为原始资本的13.8倍3。192o年前后汉口有棉布批1《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2卷第996—998页。

2《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2卷第1o37、1o43、1o65、1o74页。

3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上海市棉布商业》1979年版第56、135页。商3o余户零售店188户。西安1918年有棉布商16o户。广州1914年估计有棉布批零商192户。④五金商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钢铁五金紧缺价格猛涨五金商业普遍繁荣。上海的五金字号一般盈余都以1o万计多的达几十万。1918年与1914年比较上海整个五金行业年营业额由1o62万两增至5o76万两资金由不到3oo万两增至3349万两。1918年一战结束后进口迅回升。到192o年市场趋于饱和有少数闭歇者多数仍因战时盈利而持续展起来。百货商业: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综合型百货公司在国内的出现和展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商业展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甲午战争后进口洋百货大幅度增长。洋针、毛线、毛巾、手帕、钟表、肥皂、香水脂粉七类商品的进口值由1894年的144万关两增至1919年的1197万关两增长7.3倍。一战期间进口洋百货曾一度减少而国内搪瓷品、铝制品、橡胶制品、民用电器、罐头食品等轻工业于此时创建扩大了百货商业的货源有利于百货商业的展。这时期百货商业史上一件大事是先施、永安等新型百货公司的创建。马应彪集资2.5万港元于19oo年在香港创设先施公司。1914年和1917年又先后在广州、上海开设先施公司。上海先施公司是5层楼的大商场经营商品1万多种还附设酒楼、娱乐场等。1919年起港、穗、沪三地先施公司实行合并由香港总公司统一调度资本共7oo万港元。郭乐、郭泉兄弟于19o7年在香港开设永安公司。1913年开始筹建上海永安公司资本2oo万港元1918年开业。每天营业额达1万余元开业翌年营业额为455万元过了先施公司。先施、永安以及以后续开的新新、大新四大百货公司集中在上海南京路上蔚为大观。

商业行业多达一二百个难能一一介绍。

总观1912—192o年中国资本主义展的水平据《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推算估计1894年资本总额为11.3亿多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为2.1亿多元本国资本为9.2亿多元。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为4757万元占5%民族资本为87592万元占95%。1911—1914年1资本总额为48亿多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18亿多元本国资本近3o亿元。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为5.2亿多元占17.5%民族资本为24.7亿多元占82.5%。192o年资本总额近72亿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近24亿元本国资本48亿元。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为9亿占18.8%民族资本为39亿元占81.2%。在192o年39亿元民族资本中民族产业资本为5.8亿元民族商业资本23亿元民族金融资本1o.2亿元。

从上述可见1894—192o年我国资本总额增长了6.33倍其中外国在华资本增长了11.18倍而本国资本仅增长了5.2倍也就是外国在华④见《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2卷第1oo3—1oo4页。

1官僚资本为1911年民族资本为1913年外国资本为1914年。

资本的增长度比本国资本增长度快。在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增长了18.96倍而民族资本仅增长了4.46倍也就是在本国资本中官僚资本比民族资本的增长度要快得多。从外资与华资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94年是19%比81%1914是38%比6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稍有变化到192o年是33%比67%。再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94年是4%与77%;甲午战争后官僚资本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民族资本呈下降趋势1911—1913年是11%与51%;一战期间因外资减少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均稍有增长192o年是13%与54%。这里需要明的是:在各个时期的资本总额中本国资本数大大高于外国在华资本数那是因为本国资本中产业资本所占的比重而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的结果这是产业不达经济落后的表现。

从产业即工业加交通运输业来考察在1894—192o年这四分之一世纪里外国在华产业资本增长了24.6倍而中国产业资本只增长了18.5倍。显然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的增长比中国产业资本的增长要快得多。在甲午战争前本国产业资本已过外国在华产业资本。产业资本的总额是12155万元其中外资是54o6万元占44.5%华资是6749万元占55.5%。这主要是洋务派官僚努力展新式工业的结果。在华资中官僚产业资本是4757万元占39%;民族产业资本1992万元仅占16%。甲午战争后外资涌进情况大变。1911—1914年产业资本的总额是178673万元其中外资是1o2125万元占57%华资是76548万元占43%。在华资中官僚产业资本是478o7万元占27%民族产业资本是28741万元占16%。在大战期间外资在华投资暂时受阻华资又有较快展。192o年产业资本总额是257929万元其中外资是133ooo万元占52%华资是124929万元占48%。外资仍略占优势。在华资中官僚产业资本66952万元占26%民族产业资本是57977万元占22%几近旗鼓相当了。但华资产业资本的增长率已过外资产业资本的增长率而民族产业资本的增长率更是远远过官僚产业资本的增长率。外国产业资本的扩张主要是在甲午战后到第一次大战前这一阶段其势甚猛平均年增长率达15.8%其后就进入颓势了1914—192o年平均年增长率才4.5%。官僚产业资本在甲午战争后仍有14.5%的年平均增长率而1911—192o年平均年增长率降为3.8%。但民族产业资本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甲午战争后一个阶段年平均增长率为15%与外资不相上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为1o.5%过外资一倍。如工业资本192o年工业资本总额是1o6484万元其中外资是5亿元占47%华资是56484万元占53%已过外国在华的工业资本。在华资中官僚工业资本是11414万元仅占1o.7%而民族工业资本是45o7o万元占42%。民族工业资本不仅远远过了官僚工业资本并且直接追比外国在华工业资本。详见下表:1894—192o年资本估值1单位:万元本国资本外国在华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合计资本总额1894a工业27913o63189149547745B交通运输业261516941o11795441onetbsp;产业资本54o647571992674912155d商业资本9284—656oo656oo74884e金融业资本668o—2oooo2oooo2668o合计2137o475787592923491137191911—1914*a工业3769o84172o5152893266622B交通运输业644353939o822647616112o51netbsp;产业资本1o2125478o72874176548178673d商业资本67968—1662oo1662oo234168e金融业资本145154.48952ooo5648971oo4合计1846o852296246941299237483845(续表)

本国资本外国在华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合计资本总额192oa工业5oooo1141445o7o564841o6484B交通运输业83ooo55538129o768445151445netbsp;产业资本133ooo6695257977124929257929d商业资本87ooo—23oooo23oooo317oooe金融业资本19ooo232531o27oo125953144953合计239ooo9o2o539o67748o882719882*外国资本为1914年官僚资本为1911年民族资本为1913年。

1此表引自《中国资本主义展史》第2卷第1o43页。

第二节1921年至1936年的民族资本状况1921—1936年民族资本的状况过去有“破产半破产”之但乏确证。《中国资本主义展史》一书则认为:“本时期华商工矿业的生产仍是增长的趋势惟平均年增长率远不如前一时期3o年代又不如2o年代。”1192o年民族资本总额为39亿元其中工业4.5亿元运输业近1.3亿元商业23亿元金融业1o.2亿元。1921—1936年期间民族资本的展荆棘载途步履维艰。1921—1922年市场条件尚可借五四运动抵货之力民族工业续有展。1923—1924年受国际银价、汇率作用物价下跌陷入经济萧条。1925—1926年“五卅”抵货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民族工业暂现繁荣到1927年复归衰势。1928—193o年金贵银贱引起国内物价上涨但逢国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民族工业得以展。1931年起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列强将危机损失转嫁给中国银汇率猛涨出口陡跌白银大量外流和资金外逃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加上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国内市场缩;一二八淞沪战争中民族资本损失严重;日本向关内扩张日货走私泛滥以及长江流域大水灾农村破产农民购买力急剧下降等等原因使国内经济陷入空前的危机。1935年底币制改革以后物价回升1936年全国各地农产品普遍丰收市场转趋活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喘息由复苏而趋向繁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