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都不叫我老师 第19章 松前家(2/3)

这怕不是个假工作,专门坑人的?!

不太确定。

毕竟迈巴赫可不是假的,永山樱的行为言谈也不是假的。

...先走一步看一步吧,车要是开到了什么不太对的地方,他直接下车。

......

穿过国道,驶过小镇,来到市区周围。

不久后,藤井树下了车。

事实上,是他多虑了。

他这时候才明白什么是有钱人。

整座日式大庭院位于手稻山脚下的平原之上,周围有着足足三米宽的人工护城河,庭院的高墙向左右延伸而去,被常青树所遮掩,他根本看不到边。

站在庭院大门口,抬头一望,还能发现庭院内的小山上,有着鸟居、神社。

这都不叫庭院了,得叫城。

这日式大庭院里面放个天守阁他都不会觉得离谱。

“这整座城...都是你们的?”

“是老爷的。这里还称不上城,只是个小庭院而已。”

“你们可真是有够谦虚的...”

“藤井先生说笑了。”

藤井树站在这面日式庭院的木门前,看见了一个由四个菱形所组成的家纹。

等等,这东西...不是四割菱丸么?

是过去北海道道长,松前氏的家纹。

藤井树的瞳孔当即缩小:

“你们家小姐...姓松前?!”

“没错。”

“北海道松前氏的那个松前?”

“如果北海道历史上没有第二个松前氏的话,那么老爷便是藤井先生口中的松前了。”

“松前氏不是在松前郡那边?”

永山樱解释道,“北海道现如今的经济中心是札幌,自然,松前氏在这边也设有家产,其实从明治8年开始,松前氏的家主基本都居住在这里。”

明治八年,也就是1875年,当时北海道的铁路开始铺设,工商产业也开始发展,并以札幌为中心,建立辐射整个北海道的都市圈。

如果管家句句属实,八成这里还真就是那个松前氏的地盘。

见他还没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永山樱笑呵呵地对藤井树说道:

“藤井先生不用多想,如今已是现代,21世纪了,松前家的客人不需要遵守那么多的繁缛礼节,放轻松就好。”

“......”

越是这么说,反而越是觉得不可思议。

不止是九花家,这又让他遇到了历史书上记载过的家族。

见到这么一座豪华的雪中庭院,他这种平头百姓,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定的梦幻感。

很不踏实。

“藤井先生请先进吧。”

“行。”

路上,永山樱同藤井树说了很多有关于松前家的事。

包括在维新过后松前氏如何继续凝聚实力、如何在工业革命时期选择发展方向、如何在战乱时期出国躲避...

永山说,比起一直都拥有实力、财力传承的财阀,他们松前家更像是历史丰厚,但又是靠着新时代趋势发展起来的新兴家族。

简单来说,就是松前家经历过了一次重生...他们在过去没落,而后又在近几十年里的现代,重归到了过去的地位。

藤井树听得蛮感兴趣,因为这都是历史文献上没写多少的内容。

......

进入院内,藤井树看见庭院中间有条笔直的巨大参道,两旁种满了樱花树。

雪中的樱花树从两旁向远处延绵而去,尽头是个鲜红色的鸟居,那里直通山顶上的神社。

如果是春天的话,这里应该还会更加漂亮。

只可惜现在时节不对,樱花树全是叶子坠完的状态,树干光秃秃的。

他靠近才发现,神社原来是在庭院的外面,与居住地分开。

这条樱花参道直往神社的地方,中间有个大门阻隔。

大概是考虑到周围居民要在神社进行参拜的缘故,所以神社与居住区进行了分割。

藤井树抬头,望向小山上被树影遮掩一半的雪中神社。

神社后方有个展望台,站在那里往下看的话,大概能将整个庭院和半个手稻区尽收眼底吧。

一定很美。

“那么这个神社就一定是松前神社了。”

“是的。”

“松前神社也搬过来了?”

“是的。”

“来国俊太刀、和丰臣秀吉的那个铜章也都放在这里?”

永山樱听后,不由赞叹道:“藤井先生还真是学识渊博,是这样没错...因为松前家的家主在这里,凰舞松、卧龙梅、祥云松这三个名木也放在这边神社供奉。松前郡那边陈放的是供游客参观的仿制品,只有必要的庆典才会移交过去。”

松前神社供奉的是第一代家主武田信广以及当初建设北海道的开拓者,也就是松前家的先祖们。

当初松前氏还不叫松前氏,叫蛎崎氏。

北海道也不叫北海道,叫虾夷地。

这群家伙...也就是松前家,是当初第一批从日本来到虾夷地开拓的人,是流传至今的、货真价实的名门望族。

......

藤井树随永山樱进入会客厅。

在这里喝茶,一侧头就能透过古朴的屋檐,瞧见小山上的神社与神社展望台。

雪与景,互衬得相当有风雅之味。

永山管家亲手为他泡了一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