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82章 非主流(1/2)

“这可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舟木稔花了很长时间,才渐渐地从震惊中恢复平静。

“我完全能够理解,毕竟之前唱的基本上是抒情芭乐。”

方言笑了笑,芭乐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曲风类型,一直在华语乐坛经久不衰。

可以说RnB算是华语乐坛大部分流行音乐的基石,那么芭乐就是基石之上的血肉和骨骼。

但在后世的口碑越来越差,一度处在鄙视链的底层,被认为是庸俗的、难听的、一成不变的。

实际上,就算是周杰仑、林俊洁、王力虹等传唱度很高的歌曲,也大部分是芭乐慢歌。

惟一的区别就在于,像周杰仑的“周氏芭乐慢歌”,融入了更多流行音乐的元素,词曲之间的搭配适宜,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津津有味,称得上是上乘之作,甚至是极品芭乐。

这也是芭乐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因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不单单是为了听音乐,更想能跟着唱的歌,而这类芭乐抒情慢歌在让听众容易演唱,有着巨大的优势,因而借着卡拉OK的发展,风靡全国。

其实精品的芭乐是非常耐听的,而为人所诟病的只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式化芭乐歌曲。

比如,《乌梅子酱》。

“是啊,方生,我唱这方面的抒情歌比较多。”

邓丽筠抿了抿嘴,“不过我很早之前也唱过圣诞歌曲。”

方言、龚樰等人倍感惊讶,想不到还有意外收获!

邓丽筠说自己出道早期就唱了一首另类的《圣诞快乐》,由自己的贺辞、圣诞铃声以及圣诞老人哈哈笑组成的歌曲,收录在1969年圣诞前夕发布的《圣诞快乐·敬贺新禧》专辑当中。

“这未免也太巧了。”

方言道:“那不知道邓小姐愿不愿意再唱一首圣诞歌?”

邓丽筠不置可否,反而好奇为什么会指名道姓要她来唱呢?

“因为这首歌对歌手的演唱技巧有不小的要求,而且声音也得是甜美空灵。”

方言解释:“最关键的是,邓小姐不是想进一步在国际上打响知名度,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邓丽筠觉得好有道理,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因为西方的圣诞节在日本完成本土化后,昭和一代的年轻人俨然当成了本国的节日来庆祝,所以每逢圣诞节前后,很多以圣诞快乐为主题的单曲销量都会飙升。

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山下达郎在1983年发行的《クリスマスイブ》,也叫《Christmas Eve》,一开始是3万张12英寸黑胶碟发售,但没想到很快就销售一空,不得不多次地加印。

甚至于登上了Oricon公信榜,排在单曲周榜上的第44位。

但凡圣诞节到来,日本大街小巷就会播这首歌,也是一首类似刘德桦《恭喜发财》的养老保险。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圣诞歌曲的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圣诞节一过,几乎无人问津。

舟木稔作为专业的音乐经纪人,一下子就指出这个问题,打心底更希望方言能给邓丽筠写一首类似松坂庆子《雪之花》的歌曲,毕竟冬季可是相当漫长,冬季恋歌更是直戳日本歌迷的心窝!

小了,格局小了!

方言摆了摆手,“不要只把眼光放在日本,我请邓小姐唱的是电影主题曲,这部《宝贝智多星》不仅仅在香江上映,也会在亚洲范围内发行,甚至还可能推向国际电影市场。”

接着夹了口菜,边吃边说:“我相信会有识货的好莱坞电影公司愿意改编翻拍,到时候,主题曲方面,我仍然会继续沿用这一首主题曲,你们不妨想想,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

好莱坞?国际市场?

邓丽筠和舟木稔越听越迷糊,一脸的错愕,还不知道歌曲会在日本音乐市场会是个什么情况,万万没想到,方言的野心竟然大到盯上欧美的市场,到底是他们太保守了,还是方老师太激进了?

“我知道你们肯定存有很大的疑虑,不要紧,我们就在纸上见真章。”

方言和龚樰交流了下眼神,就见她意会地把稿纸递了过去。

邓丽筠接过以后,舟木稔立马把头凑了过去,两道目光聚焦于歌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