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407章 论战升级(二合一)(3/3)

方言眼前一亮,“您的意思是……”

“一有机会,你就去报个编辑培训班。”

王朦说:“好歹也是我们华夏享誉中外的名作家,现在又创办了‘寻根文学’这么个文学流派,再顶着一个高中文凭,多不合适啊?说出去,也不好听呐。”

方言摸了下鼻子,尽管自己现在是燕大比较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比较文学学会顾问,将来还会是燕京大学、爱荷华大学等高校的客座教授,但是在“学历”这一栏,始终是“高中”。

“好了,这事,我和秦主编他们会替你留意的。”

王朦道:“你的精力还是放在寻根文学的这场大讨论上吧。”

方言深以为然,《霸王别姬》一旦发表,整个大论战的规模和尺度恐怕还要升级。

…………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11月9日,最新一期的《当代》面向全国发行。

叮铃叮铃,邮递员们骑着车,把一摞摞文学杂志送到订阅的每家每户里。

陈怀蔼戴上老花镜,按以往的老习惯,先看期刊上的目录。

如果碰到哪篇钟意的,或者是哪个追捧的作家,就挑刊登那个作者和作品的杂志看。

此时定睛一瞧,目光一下子就被《当代》目录里的“《霸王别姬》”所吸引。

再一看作者,赫然是方言,浑浊的眼珠里立刻迸发出一道贪婪的精光。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怀蔼看得已经忘记了时间,就听到屋外传来陈凯哥的声音:

“爸!爸?您在屋吗?”

“在呢。”

“嘿,在呐,我还以为您出去了呢。”

陈凯哥大步走了进来,“那刚刚妈喊您,您怎么没回啊?”

陈怀蔼低着头,视线始终没有离开《霸王别姬》,“是嘛?你妈有什么事吗?”

“这不到饭点了嘛,喊您吃饭呢!”

陈凯哥好奇道:“您这看什么呢,看得这么入迷?”

陈怀蔼笑了笑,“小方老师的。”

陈凯哥一愣,“方老师?他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可还没出最新的。”

“不是《大宋提刑官宋慈》,是一部了不得的新作,叫《霸王别姬》。”

陈怀蔼眉飞色舞起来:“讲的是梨园子弟和京剧戏曲的故事。”

“怪不得您看得那么入迷。”

陈凯哥不禁感叹,他父亲虽然干的是电影导演,但好的却是戏曲这一口,尤其是京剧。

以致于拍的大量电影,都与戏曲有关,比如,京剧电影《杨门女将》,就拿下了第1届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再比如《铁弓缘》,又一次获得了当年的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

除此之外,还有《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诸葛亮吊孝》等等。

甚至上辈子,还会担任《霸王别姬》的艺术指导,也就难免流传出一种说法——

那就是《霸王别姬》其实是陈怀蔼代拍的,陈凯哥只是个挂名的。

毕竟,同样出自陈凯哥之手的《梅兰芳》,跟《霸王别姬》一比,简直不像一个人拍出来的。

“我还从来没见过以戏曲为题材的,能写得这么好的!”

陈怀蔼赞不绝口,“如果我有机会能把这个拍成电影,我这辈子算是值了。”

陈凯哥张了张嘴,不敢相信父亲给出这么高的评价,哪怕是《大宋提刑官宋慈》,也没这么高!

“《霸王别姬》没有回避历史,非但没有回避,而且很真切地交代了对历史的反思。”

陈怀蔼道:“关键,既没有不标榜什么主义,也没有强制灌输给别人什么东西,也并不想教育谁,小方老师把他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嵌入到故事里,随风潜入夜,细雨润无声啊。”

说话间,把《当代》递了过去,“你也好好看看,仔细看看!”

“诶。”

陈凯哥早就被勾出来读瘾,两眼往下一瞧,就见正文之前的“编者按”这么写着:

“水有源,树有根,文学寻根,就是追寻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评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华夏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价值,那么,到底要寻什么根,传承什么,扬弃什么呢……”

“至少,包括京剧在内的传统戏曲,是一定要守住的一个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