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王甚慰 第34章 埋伏(2/3)

脑海中似乎有什么划过,初华愣了愣,盯着那团麻线,未几,看向案上。

那包花火散仍然躺在那里,被泼洒得乱七八糟,还残留着几只脚印。

何叔等人在院子里练着把式,忽然看到初华从屋子里跑出来,手里提着一只小包袱。

“我要去一趟朔北王的营里!”初华匆匆说着,便去马厩里套马。

“朔北王?”吴六与何叔面面相觑,讶然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去去就来!”初华眼里闪着兴奋的光,翻身上了马,便朝外面奔去,和着蹄声,远远传来她的声音,“不必等我用晚膳……”

朔北军镇守武威的中尉姜林,是一个精干的中年人。

白日里,姜林陪同着元煜,一直在营中巡视,观看军士操演,视察各处防务。

“听奏报,羯人近来劫掠了草原诸部,看这架势,很快又要打武威的主意。”元煜问姜林,“这边有何难处么?军备、人手,有缺短尽管说。”

“军备和人手,倒是不缺。”姜林皱皱眉,道,“只是这位周太守,有时难说话些。”

“哦?”元煜讶然,“怎么说?”

姜林道,“这位周太守,是去年到任。按规矩,朔北军与郡兵共同戍守,郡兵据内,朔北军据外。这位周太守到任之后,提出两军三月换防一轮。”

“此事孤已知晓。”元煜道,“你曾传书告知。”

姜林道,“可前两日,正是两军换防之日,我军撤入内线,照理说,武威城的戍卫也应当交与我等,可周太守却说,武威城乃是郡府治下,理当由郡兵守卫,不肯交与我军。”

元煜笑起来:“哦?那你该高兴,不必分出兵马替他守城,可省了不少事。”

姜林愣了愣,忙道:“殿下,我……”

“孤知晓了,”元煜颔首,望向远处操练的军士,若有所思,未几,却看向田彬,“孤记得今晨,周太守曾遣人来请孤赴宴,是么?”

田彬道:“正是。”

元煜唇角弯了弯,道:“派人去回一声,孤今晚赴宴。”

那偶尔得来的灵感,好像那燎原之始的一点星火,在初华的心中点燃,照亮了那团乱麻中的一点头绪。

可惜那些带来的霹雳罐和雷火罐,都在营中,初华一路飞驰,到兵营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士卒们认得她,纷纷放行。初华赶回了帐中,翻出两只霹雳罐,将自己做好的引线接上。

果不其然,用那花火散做的引线,烧得均匀而迅速,爆裂时,与初华估算的时间并无相差。

那“轰”一声的巨响,教一众从未见过这等物什的军士开了眼,也驱散了初华心中的最后一点雾霾,可谓拨云见日。

“殿下在何处?”她高兴地问士卒。

“殿下?”士卒回过神来,忙道,“今日周郡守宴请,殿下早些时候,已经去了城中。”

“赴宴?”初华一怔,登时不高兴。

那个刀剐鬼,是他千方百计哄她来做这事的,现在她做成了,他竟敢去赴什么宴?!

闻知元煜赴宴,周郡守大喜。

元煜来到时,周郡守亲自出城,将他接到府中。时值黄昏,郡守府明灯高挂,乐声悠扬,好不热闹。

除了郡守,文武属官等六七人,亦列席宴上。

待得主宾落座,周郡守亲自举杯,向元煜道,“下官新到任上,久违殿下英名,崇敬不已。奈何殿下事务繁忙,不得与殿下多叙,心中甚挂念。未想今日殿下亲自光临敝舍,下官实诚惶诚恐,喜不自胜!”

元煜莞尔,亦将酒杯向他举起,“郡守客气,孤此来,乃是巡视军务。原本打算明日到署中,与郡守商讨防务之事,奈何郡守三番两次相邀,孤实难推却,只得恭敬不如从命。”

周郡守笑起来:“殿下哪里话,殿下光临,下官门庭生光!”

四座宾客皆应和,纷纷向元煜敬酒。

元煜神色随和,文雅地以袖掩杯,一饮而下。田彬立在元煜身旁,周太守热情地说,“田都尉等诸位将官,从五原而来,一路奔波。下官亦备下酒水,为诸位接风洗尘。”说罢,抬抬手,几位侍婢捧着酒水过来,在田彬等人面前奉上。

田彬露出犹豫之色,看向元煜。

元煜淡笑,“既来之则安之,莫负了郡守心意。”

田彬目光微闪,应一声。

周郡守大喜,让家人将侍从们也安排到席上。

饭食丰盛,美酒飘香,家伎们身着艳丽的衣裳,摆手扭腰,舞姿缤纷。

乐声靡靡,为首的女子妆容冶艳,朝元煜顾盼频频。

元煜坐在席上,手握酒杯,欣赏着乐舞,唇噙浅笑,似已经有了醉意。

周郡守见状,笑道,“下官家中这些舞伎,皆出自名师,汉地与西域的舞蹈,皆是通晓。”说罢,对为首的女子道,“还不快为殿下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