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定定的看着赵祯,口气严肃。
这样的话,放在以往,她根本就不会对赵祯说出来。
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她即便说了,赵祯也不会懂。
但是现在,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己这个儿子的确成熟了。
因为在她说完这番话之后,显而易见的,赵祯并没有因为对丁谓的成见,而露出特别抗拒的神色,反而是认真的开始思索起来。
于是,刘娥端起茶盏轻轻啜了一口,算是给赵祯一点消化的时间。
随后,她的口气变得温和了几分,道。
“官家须知,人皆有私心,人心也皆非一成不变,身为宰执,能够上佐天子,下率百官,安顺朝政,庶抚黎民,便算是合格,官家所求之一心为国又私德出众之辈,是如圣人般可遇不可求之事矣!”
不得不说,刘娥的确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
她非常懂得,应该如何击破人的心理防线。
一味的用自己的道理和对方对抗是没有用的,想要真正瓦解对方的想法,就要用对方的道理来打破对方的逻辑。
赵祯说,应该听其言观其行。
那么,刘娥就列举出一系列的事例来证明,丁谓并非像赵祯想象的那般无德无行。
之前那个为了百姓渡河争取时间而甘愿冒险的是丁谓。
如今在中书弄权,党同伐异的也是丁谓。
鼓动先皇泰山封禅,曲意媚上的还是丁谓。
人性复杂,一体多面,如何能用有德无德,贤或不贤来简单区分……这便是刘娥想要告诉赵祯的。
“大娘娘说得对,不过……”
足足过了半盏茶的时间,赵祯终于抬头,再次和刘娥视线相对,口气依旧坚定,道。
“德才兼备之人固然难得,但是,如若将以权谋私之事当做寻常,则世间必再无德才兼备之人也!”
应该说,刘娥刚刚的话,的确让赵祯产生了些许的动摇。
哪怕有前身的记忆在,可赵祯自己前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种复杂的政治离他太远。
所以,真正参与其中的时候,他确实会有几分理想化的色彩,并不如刘娥看的透彻。
但所幸的是,赵祯拥有的不仅仅是原身的记忆而已,他还有中华数千年历史的积淀。
刘娥的话,的确不是没有道理。
单论丁谓或者是其他的人,都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有德无德可以一概而论的。
如果说只有德才兼备之人才能位列宰执,那么,恐怕历朝历代的宰执,有九成九都是不合格的。
可问题就在于,赵祯很清楚,这种人是会有的。
虽然遍数历史也寥寥无几,但终归是有的。
他们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也是精忠报国,铁血丹心的岳武穆,更是一片清白,两袖清风的大明少保于谦……
尽管眼下这个时代未必有,但是,脑海中浮现起这些人的身影,便让赵祯瞬间就清醒了过来,重新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人皆有私心,此常事也,但若将私心视若常态,则国之不幸也!”
“宰执大臣,乃国之柱石,大娘娘明鉴,朕并非妄想诸宰执皆大公为国,私德不缺之人,但既居此位,便当以圣人为楷模,力行垂范,竭力克制私心而求大公矣。”
“何况,诸宰执虽位列中书之中,但中书之权,却非诸宰执所有。”
“中书之权,乃公器也,用公器而全私心,本非法度所容,且今朝廷上下,竟以此为常,岂非咄咄怪事?”
“大娘娘,德才兼备者,的确可遇不可求。”
“但若人人觉得世无德才兼备之人,以己之私心自利为应当之事,更兼堂而皇之以朝廷公器党同伐异,则此辈确然不配居于宰执之位!”
崇徽殿外,月明星稀,微风轻拂,清亮的月光透过窗棂撒在红木铺成的地上,与烛火的光芒相互映衬,柔和而坚定。
少年官家眉目清隽,腰背挺直,话语缓慢却字字千钧。
这番话,既是在对面前的刘娥说,也似是在对这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无数英魂在说……
看着面前坚定无比的赵祯,刘娥第一次感到有些头疼。
她很清楚,赵祯说的是对的。
可问题就在于,这世间之事,并不是单分对错而已。
说大道理容易,但是怎么做却很难。
当然,对话进行到这个地步,她也不得不承认,赵祯的想法和看法虽然仍旧让她觉得有些稚嫩,但是,已经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明君的苗子。
至少,单是谈论道理的话,刘娥也必须说一句,对方的整个论述足够完整,让她也难以找出破绽来。
政治理念这种东西,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来,就是纸上谈兵。
但是反过来说,作为皇帝,如果没有属于自己的政治理念的话,那么也就只会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庸碌之辈。
从这一点上来说,今天的谈话,已经让刘娥觉得没有浪费时间。
不过……
“那官家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微微眯了眯眼睛,刘娥的神色忽然变得有些松弛,眉间含笑,开口问道。
此言一出,赵祯的心中顿时一紧。
不过,他也并没有慌乱,而是沉吟片刻,开口道。
“法度!”
略停了停,赵祯往前俯了俯身,继续道。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如大娘娘所说,世间之人皆有私心,正因如此,才需以法度约束,以圣人之礼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