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能成为中芯国际的大股东,甚至控股中芯国际,自然最好。
毕竟当下的中芯国际,市值只有一百亿左右。
还处于低位,前途可期。
但可惜,中芯国际内部的股权争夺,不是一般地激烈,骚操作也多!
王逸想要控股,真的太难。
不过,王逸也有自己的优势,除了资金,还有订单!
65nm智能芯片的大订单!
以及手中CDMA授权,也是中芯国际发力电信芯片的基础!
中芯国际之前引入大唐投资,除了缺钱,另一个原因就是冲着大唐手中的TD-cdma,来做移动3G芯片。
但TD-cdma移动3G的未来,并不乐观,很快就凉了。
而王逸手中的CDMA授权却是当下,乃至今后做电信芯片,都必不可少的基础专利,比大唐的TD-cdma重要多了!
这些,都是王逸入股中芯国际,跻身甚至掌控中芯国际董事会的资本!
当然,若是进展不顺,就只能收购晶圆厂,甚至自建晶圆厂。
但可惜,这烧钱太多了,短期内困难。
当下建一个8英寸晶圆厂,需要70亿人民币起步。
建一个12英寸的晶圆厂,要200亿起步!
这还是2011年前的价格,几年后,12英寸晶圆厂会涨到400亿以上!
晶圆厂,就是这么烧钱。
至于那些几十亿就收购了一个半导体企业,那是因为该企业只是芯片设计,没有晶圆厂,无法量产芯片。
这种芯片设计公司,没多少固定资产,才不值钱。
毕竟一座8英寸晶圆厂的价值,就是70亿 了。
想要低价收购,除非股份置换。
比如中芯国际收购摩托罗拉的8寸晶圆厂,也买不起,就是用中芯国际的股份进行置换的,才低价收购的。
没办法,晶圆厂太烧钱了。
王逸也知道中芯国际内部混乱,甚至是猪队友,也想直接收购一座晶圆厂,奈何穷,拿不出200亿!
12英寸的晶圆厂200亿起步,根本买不起。
至于8寸晶圆厂,也得70亿,短期内也不现实。
倒是6寸晶圆厂便宜,小几十亿就够了,但是没意义。
6英寸晶圆厂太落后,量产90nm芯片都困难。
8英寸晶圆厂同样落后,最多能生产90nm芯片,根本做不了王逸需要的65nm,想都别想。
说白了,王逸要做65nm,45nm,28nm制程,必须是12英寸晶圆厂!
而当下能收购的晶圆厂,大都是6寸晶圆厂,8寸晶圆厂。
这种落后的晶圆厂,收购了也没用,不少花钱不说,设备也太落后!
王逸收了之后,还得烧钱把所有设备更新换代,把8寸晶圆厂转成12寸晶圆厂……
再投入巨资搞研发,提升制程工艺到90nm、65nm、55nm、45nm……完全费力不讨好,还不如直接收购12寸晶圆厂。
可12寸晶圆厂很少,乃是当下最先进水平,都被各大半导体巨头拿着当宝,几乎不会出售。
连中芯国际的12寸晶圆厂,都是自己拿地投资建的!
如此说来,当下王逸唯一的选择只有先入股中芯国际!
后面赚了钱,再考虑200亿投建或收购12英寸晶圆厂的事。
随后,王逸打开笔记本,看了下中芯国际的市值。
112亿港元,也就是100亿人民币左右。
这個市值很低,非常低,都不如一座12寸晶圆厂贵。
原因简单,晶圆厂真正贵的并不是厂房和土地!
而是里面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
当下中芯国际只有几座落后的8英寸晶圆厂,制程在在130nm-300nm。
设备大都是张老当年弄的二手设备,制程落后,即将淘汰,并不值钱。
说白了,中芯国际名下的几座晶圆厂,只剩下厂房和土地硬撑着,没多少价值。
而新投建的几座12寸晶圆厂,还在建设中,都是无底洞,同样不值钱……
汉芯等12寸晶圆厂,也只是中芯国际代管,并不是中芯国际自己的。
再加上中芯国际负债累累,制程停留在65nm。
而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已经做到45nm、40nm,甚至28nm,中芯国际落后了足足三代,自然估值很低。
王逸拿出20亿,买不起一个新的8寸晶圆厂,但能买下中芯国际不少的股份。
今年五月份,中投2.5亿美元入股中芯国际,以每股5.39港元的价格获得360589053股,占股11.6%,成为第二大股东。
而第一大股东大唐,占股19.08%。
台积电10%的股份,则被稀释到6.543%,成为第三大股东。
当下中芯国际的股价只有4.3港元,市值也跌了一些,王逸投入20亿,成为第二大股东,不成问题。
但这事不急。
一来,中芯国际当下的业务制程,还是以130nm以上的业务为主,90nm都很少,65nm更是寥寥无几,良品率也不高。
王逸入股中芯国际,也未必有足够的65nm产能。
毕竟中芯国际的12英寸工厂还在建设,产能有限。
二来,中芯国际当下很是混乱,财报很难看,股价还会暴跌。
王逸记得明年6月份,中芯国际的股价会跌到2.5港元左右。
市值也从当下的112亿港元,暴跌到75-80亿港元。
那个时候,才是抄底中芯国际的好机会!
为了不影响抄底中芯国际,王逸决定,星逸智能家居前期的芯片的订单,还是给台积电或者三星。
等抄底中芯国际,成了中芯国际大股东后,再给中芯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