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时间,街上零售的商贩基本也走了,他们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学校里的学生。
学生回寝室,他们自然会散场。
但沈莞却在坚持,因为附近的饼干厂,时常会有女工人下班晚。
沈莞今天卖出去的两双鞋,几乎都是那里的女工买的。
而大学里面的学生,通常都是一眼喜欢,但问完价格之后,遗憾的走了。
中医学院并非人人条件好。
能上大学的孩子,在这个时代确实是香饽饽,但有很多人,出自农村,代表着全家人甚至,全村人的希望。
她们手里的钱并不足以支撑她们随意消费。
沈莞见过最真实的,比如杨梅。
她每花一分钱都要计较,精打细算,恨不得把算盘打到别人身上……
让她花两块钱买一块透明皂她都不愿意,黄花是买三十块的鞋子呢?
沈莞正在溜号。
饼干厂的大门就打开了,女同志们成群结队,有说有笑的从里面出来。
有的骑着自行车,匆忙上路。
有的把自行车推在手里,一边走一边跟同事闲聊。
也有的,干脆就是走着走的,与同事道别后,四散而去。
沈莞的摊位前经过了几个人。
除了骑自行车的人,嗖一下冲过去,走路的几乎都会停下来看一眼。
“鞋怎么卖?”一个梳着麻花辫子的大姑娘问道。
沈莞知道,像她这样,成熟的,待嫁姑娘是最最舍得给自己花钱的。
她们的家里人,只要不重男轻女,或者家里是独生女的,也都愿意让姑娘花钱打扮。
姑娘打扮漂亮了,才有更多机会找到一个条件好的人家!
要么就是本身家里条件好的,平时吃穿用都在商场买,自然更没必要差她这双鞋钱。
沈莞遇到这样的顾客,就是拿出最大的热情招待。
“得看你要哪双了,咱们家都是商场甩货的鞋子,打对折,比商场便宜一倍呢。”
“集源市场,这种鞋一抓一大把,你当我什么都不知道,好忽悠呢?”女人拎着鞋子拿起来看了看,又不屑的放了下去。
显然,沈莞这次看失眼了。
她碰上的是跟她干同行的冤家,而非自身条件好的独生女。
“市场里的东西有好也有坏,不说旁的,你光看咱们家鞋的质量和款式,是不是一抓一大把那种。”
“再有,你到省城的商场里头看看,好好比对比对,有的质量还不如咱家好呢,人家不照样收你百儿八十的。”沈莞笑着解释。
“可人家在商场里头卖,有服务有柜台,你有啥啊,一个破地摊,咋跟人家比?”女人开始不依不饶的吵吵起来。
沈莞是在这里做生意,不是说相声。
当女人开始挑刺以后,她就不搭理了。
但是女人还不走,指着摊位上的一双鞋子问:“你那双鞋卖多少钱?”
“哪双?”
“红色的那个,拿来给我试试。”
朱翠花刚要把鞋递给她,沈莞就拦住了,提前对女人说道:“这双鞋价格30,你能接受吗?”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