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第二百二十八章 香江来客(1/3)

通电后的双水湾,爆发出更大的激情。

先是剪纸小组,以前晚上只能点油灯,视线不好,容易剪坏,但现在有了电灯后,一些妇女经常晚上加班到十一二点。

对她们来说,只要剪一幅就是十个工分,多加加班,一天三四幅,就是三四十个工分,比得上以前全家人赚的工分。

除此之外,就是煤矿那边了,因为改革的缘故,再加上有了电以后,换上了动力更大的拖拽电机,绞车一次能拉四辆矿车,产量直接翻倍。

因为这边是三班倒,交接班的缘故,想要加班自然不行,所以只能多拖一点是一点,交接班的小组经常为此争吵,这在以前是绝对不会存在的。

毕竟以前,一个班十个工分,有时候不到点,井下就停工了,多干点少干点,没有任何区别。

但现在,多干点,就能多拿工分,傻子才舍得早下班?

甚至不少小组为了竞争,自带干粮下去,不待够八個小时,坚决不上来。

就连那几辆拖拉机也不再是慢吞吞的样子,油门恨不能踩到车底下,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煤矿改革半个月,统计的产量比之前足足翻了一倍多便是最好的证明。

有了煤矿的例子摆在那里,砖窑的改革更是顺利。

就连那些仍旧在种地,建学校,还没有开始包工的社员,劲头也比以前更足了。

他们家里或许有人在剪纸小组,或许有人在煤矿跟砖窑,所以他们很清楚自家男人,或者婆姨现在每天能赚多少工分。

晚上睡不着,拿出小本子来算一算,脸上就充满了幸福。

而且,再过不久,种地跟建筑队也会开始包工,未来有了盼头,干活自然就更卖力。

相比双水湾充满动力的社员们,研究所这边的人,则是望眼欲穿,经常有人站在村口,都快变成望夫石了。

程岩跟陈书垣时不时的找孙向阳,目的只有一个,设备什么时候才能运来。

当初孙向阳说的是一个多月,为此,他们加班加点,总算是把研究所都搭建起来,就是担心设备来了没地方摆放,可现在,研究所好了,设备却还见不着影子,他们怎么可能不着急?

对此,孙向阳也有些无奈,那些设备早就运到羊城,先是火车,然后再是解放大卡车,不断的朝着双水湾驶来。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运输能力,实在堪忧,有时候一个站都得停个两三天,等好不容易搬运到卡车上,因为路难走的缘故,只能走走停停。

而这个季节,不少地方都下雨了,没有高速,没有国道,大部分路都是土路,下了雨后,卡车拉着那么重的设备,根本就没法走,只能等路干了以后,再继续启程。

正因为如此,所以就耽误了不少时间,直到现在还没能运来。

而且这个时候通讯不方便,就连孙向阳也不清楚,那批设备现在到哪来。

不过,这次运送设备的是黄氏集团在羊城办事处的人,又有香江外资的名义,找的运输队也都是国企,正常来说,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只是程岩等人却是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都在担心中度过。

对于他们来说,这将是他们的希望。

这天,一群外人在苏慧晚的带领下来到双水湾。

“好一座养人的风水格局。”

徐丘站在双水湾的村碑前,静静的感受了一番,脸上充满了不可思议。

当初孙向阳返回内地的时候,就跟徐丘约好,等香江那边忙完了,对方便来双水湾,见识这里的风水格局。

不过,徐丘并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他身边站着的是简存修,还有几个香江来的风水师,以及一名黄家人。

“风水格局?徐叔,这里很厉害吗?”

黄德志打量着周围,眉头却皱的很紧。

“岂止是厉害,这里的风水格局可以由真龙穴转化而来,这可不是一般的大手笔,关键是布置这一切的人,竟然舍得将真龙穴拿出来改造成庇护这里的风水格局,光这个魄力,就比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