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第三十五章 有人造谣(2/2)

“不好说,甭管是不是,去问问就知道了。”

孙向阳说道。

“问问?”

孙庆波觉得,就算是对方造的谣,估计也不会承认。

但孙向阳既然说去问问,他自然陪同一起。

很快,两人就来到关着钱婆子跟赵富海那个废弃窑洞。

这边显得很荒凉,毕竟没人住,也没人打扫,甚至旁边还有一孔窑洞已经塌陷大半。

而另一孔相对完好窑洞门口,堵着一块四处漏风的木板,里面静悄悄的,没有半点声音传出。

当初,老支书做主,将两人关在这边,直到打出水来再说。

但现在,虽说已经打出水来了,但老支书正忙着,哪有心思理会这两人?

并且,自从老支书跟他一番交心长谈,也让他明白,一个村子里,像钱婆子跟赵富海这种人必定是少不了的。

甚至大多数村子里都有这种人憎狗嫌的人,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奚落,教训孩子的反面。

孙庆波上前将用铁丝绑着的木板解开,外面的阳光洒进去,就能看到在窑洞口,两个身影蜷缩在一些柴草上面。

正是钱婆子跟赵富海。

但两人这会蓬头垢面,脸颊消瘦,在木板移开后,齐刷刷的挣扎起来,眼睛里像是冒着绿光。

并且,在赵富海的脸上还多了些抓挠的痕迹。

而钱婆子的嘴角,也残留着一点淤青。

很显然,这两人曾有过冲突。

原本,孙向阳是怀疑这两人的,但看到对方的模样后,这种心思立即就淡了。

两人这会明显饿的没有半点精气神,又怎么可能有心思去造谣?

况且,他们造谣说给谁听?

比起他来,两人在双水湾可没有半点人缘,在老支书刻意纵容下,大家恨不能两人去死,谁会发善心来看他们?

钱寡妇倒是每天来送点吃的喝的,但对方那绵软的性子,也不像是会传谣的那种人。

“向阳哥,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求求你看在我哥的面子上,放我出去吧。”

等稍稍适应,看清楚来人后,赵富海强撑着身子,连滚带爬的就要往孙向阳面前凑。

“我也不敢了,你放我出去。”

钱婆子同样有气无力的喊着。

“都给我老实点,没有老支书跟向阳发话,你们要是敢出来,别怪我不客气。”

孙庆波直接拦在洞口。

两人也随之停下。

这时,孙向阳不禁想起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至少在针对自家,编排自己的时候,钱婆子可是没有半点留情。

那咬牙切齿,遗憾自己没被井龙王收走的模样,他至今都记得。

要是因为对方被关了段时间,吃了点苦,看着很可怜,他就原谅了对方,那不说别人,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

以后是个人,都敢骑在他头上拉屎。

更何况,孙向阳也实在同情不起来。

所以,放两人出来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他还是将目光落在赵富海的身上。

毕竟相比钱婆子,赵富海以前倒是跟他没什么恩怨。

关键是这家伙平时在双水湾野的很,消息也足够灵通。

或许能问出点什么,也说不定。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