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第三十二章 有人给陈书婷寄东西(2/2)

达到3级,差不多就是赵富贵这个级别了。

4级,他就敢说,自己是双水湾,甚至方圆百里的大力王。

而5级……

孙向阳没去想。

不是系统不给力,而是想升到5级,需要的经验太多。

之前他从0升到1级,消耗了100点经验。

但升级后,他就发现,从1到2级,需要的经验就已经到了500点。

按照这个比例,到3级不得1000点?

那4级呢?

5级呢?

截止到目前,他积攒的经验有923点,升个2级,绝对绰绰有余。

可是孙向阳却没有立即升级。

因为他发现,身体变好之后,他的饭量也随之增加了。

虽然之前老支书赞助了一点粮食,但相比漫长的冬天,实在是杯水车薪。

在没解决粮食问题前,他并不打算继续提升身体素质。

不然,吃不饱,饿肚子的感觉实在太难熬了。

还不如现在这个样子。

反正不管家里,还是生产队,都不需要他去干什么力气活。

甚至在孙向阳找到的那口井打出水来后,他早上去挑水的时候,都有不少热心的社员想要帮他挑,哪怕他拒绝了,对方干脆用自己的桶,给他挑到家里,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所以,这个冬天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弄到足够的粮食。

别看现在整个双水湾的人都在感激他,甚至帮他家挑水,可等年底生产队结算的时候,但凡老支书敢多分给他家粮食,绝对会有人跳出来。

因为感激,终究只是一时的,当年孙向阳他爹不是也给村里找到水了吗?

可结果呢?

前几天,刚出水的时候,整个双水湾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当时大部分人对孙向阳的感激,绝对也是真心的,那些经验点骗不了人。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的说什么,要杀老母鸡给孙向阳补身子。

结果到现在,孙向阳连根鸡毛都没见着。

因此,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大家或许会把感谢挂在嘴边,甚至这份感激还能给孙向阳带来一定声望。

但生产队的粮食就不同了,那是整个双水湾全体社员的,是集-体的粮食。

根据平时干活的工分分配粮食,这是底线,大家可以接受。

但凭什么多分给孙向阳家?

就因为他找到了水?

可他找水的这些日子,计算工分就好了,哪怕真正打井后,他不干活都没问题。

到时候按照这些工分算粮食。

这样公平公正,谁也不会有意见。

但要说,直接一下子分给孙向阳家远超他工分的粮食,或者多给他工分,那大家就不能接受了。

怎么?

劳动还分贵贱了?

更重要的是,分给他多了,大家分的就少了。

所以,哪怕孙向阳之前的想法,也只是跟生产队借点粮食,来年,或者来来来年再还。

这样一来,大家看在他找到水的份上,也勉强能接受。

至于白给,白要的索取就算了。

人性这玩意,千万别往高了估算。

借钱借出仇来的,难道还少了?

并不是说你帮助了别人,对方就一定会感激你,尤其还是牺牲自己利益的情况下。

这些念头在孙向阳脑海中快速闪过,继而看向面前的徐凤霞。

“那给伱吧,不过真挺沉的,也不知道书婷姐家里给她邮寄了什么东西。”

徐凤霞听到孙向阳的话,便将手里的包裹递给孙向阳。

同样,孙向阳也挺好奇的。

毕竟,他跟陈书婷结婚后,还从未听她提起过自己的家人。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