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526山楂滞销了(3/3)

“哥,我一会不吃苹果,能吃个香蕉吗?”凤芝此刻已经洗完了苹果,在看到嫂子买的水果中有香蕉时,咬着手指头很是纠结。

“行,先把作业写写,我做个菜,咱吃饭。”唐植桐揉揉妹妹的脑袋,继续当自己的厨师。

吃吧,吃吧,香蕉虽然属于四季水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今年开始,往四九城的供货量会逐年下降,明后年全年也就几百吨的样子。

在去年的时候,香蕉供货量还是很可观的,但对于唐家来说也是稀罕货,其实在今年以前,唐家很少吃水果,不是因为不想吃,而是因为穷,就像是某年月饼卖不动一般。

为了生活只能降低消费,所以无论大闸蟹开始宣传“减产”,试图用减量增加的方式拉高利润,但消费能力摆在这,还真不一定能如愿。

月饼好歹还有个“中秋节”的光环,大闸蟹有啥?大闸蟹滞销,救救蟹农吗?

还有那些卖鸭下水的,稍微一抓就是三五十块钱,那可是一家人一天的伙食费!

这么个卖法迟早得玩完,十块钱三根,还买三送一的衢州鸭脖不香吗?

整天报道什么居民存储率上升、利率下降,同时还“大额存单得靠抢”的新闻,小老百姓蹲一旁看热闹,反正也没钱存,不用去抢。

吃完饭,唐植桐洗了些山楂,一边收拾山楂,一边跟家人说了自个明后两天参加演练的事,让张桂芳不用再为自己的午饭操心。

既然有管饱的机会,自然要多吃一点,洗山楂就是为了做点消化食的东西,比如“榅桲儿”。

榅桲儿据说是满语“酸酸甜甜”的意思,据说是慈禧取的名,这名字就俩字:质朴!

榅桲儿并非水果木梨、土木瓜,据说以前是宫廷小零食,仅限于皇家食用,满清灭亡后才传至民间。

唐植桐没法辨别这一说法的真假,只知道民间有人喜欢吃这玩意。

《四世同堂》里面特别提到了“榅桲儿汁拌白菜心”,纵然在小鬼子的炮火下,这仍然是四九城人心心念念的美食。

还有梁实秋先生,也曾在作品中提到过为了一道“榅桲儿拌梨丝”,不惜在风雪之中奔走一小时的故事。

这道小零食不难做,山楂洗净、去核,锅里加水、加白糖,糖一定要多一些,等水开后,将准备好的山楂扔里面煮个三五分钟,端下锅来,找凉快的地方静置一晚,明儿就能食用了。

梨切丝、白菜芯切丝、甚至萝卜切丝,都能浇上榅桲儿汁食用,酸酸甜甜,格外开胃。

当然,也可以直接喝汤,泡了一宿的汤汁呈红色,酸甜冰凉,让人停不下来,有点类似山楂罐头。

山楂滞销,归根结底还是吃法不够多、恰逢粮食供应困难的缘故,要是能将滞销的山楂销出去,换回粮食来就好了,要知道光四九城一地的山楂就有好几百吨,如果放眼全国,那可就更多了。

“煮这么多干嘛?当饭吃啊?”闻着酸酸甜甜的味道,小王同学都有些忍不住流口水,她看着婆婆张了好几次嘴,估计是嫌儿子糟蹋白糖。

“嗐,今天去买水果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山楂没人要,我就琢摸着能不能开发个新吃法,看看能不能卖出去。”唐植桐大言不惭的说道。

“喏,你的香蕉。”小王同学扒了一根香蕉,递给唐植桐。

“我今天在单位吃过一根,你吃吧。”唐植桐摇头拒绝了,马薇至少是在昨天就买到了香蕉,小王同学今天买到了香蕉,而自个今天下午下班后并未在副食品店发现香蕉的身影。

一个小小的细节,能看出很多事情。

不仅果品这样,其他很多东西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里也都是按照“保证特需、重点照顾、安排一般”的原则进行有侧重点的供应。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