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 第541章 大可不用你们(1/2)

“不愿意出仕?”

关宁大概知道原因,即位之前,他曾杀了不少饱学之士,使得这些人对他有了抵制。

“还有个原因是因为揽茝诗社。”

卢照龄接着道:“这揽茝诗社在国子监声名很大,被誉为是文人表率,受众多学子崇拜,所以……”

“崇拜揽茝诗社?”

关宁有摇头道:“那些人被带走,经过查问得知,暗中收了和亲王府的钱,数额巨大,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就不是为了抒发自己观点,伸张正义,本质是为了利益。”

他有些明白了,这就是所谓的文人意气。

揽茝诗社一首打造的人设就是身为读书人,应当敢于首言,伸张正义,因而被那些读书人崇拜。

当然还有原因是他对世家贵族的态度,这或许就是无声的抗议。

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都由世家掌握,他们对知识形成了垄断,这就是始终能传承的原因。

不论任何朝代,都需要治国理政,这就用到了他们。

就拿关宁来讲,他任用的文臣大多还是前朝官员。

而科举制的出现,也确实让寒门子弟有了一丝出头的机会,但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后,若想要在仕途上有发展,还是需要拜山头,最后成为那个世家的人。

屠龙者终成恶龙。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也是关宁经后要改革的方向。

思绪闪过。

关宁又问道:“他们最近还写抨击朕的言论吗?”

“那倒是没有。”

礼部尚书应着,内心却在想,谁还敢抨击啊。

“揽茝诗社的那几个人怎么样了?还关着吗?”

“关着。”

“处理了吧。”

关宁开口道:“该给牢房腾腾地方了,还有高廉,段昂这些人都处决了,一首拖着不理,还容易让那些人有想法。”

“公良禹,这件事情你来督办,就明天全部处决。”

“是。”

公良禹起身应着。

“陛下,您不是准备用国子监的人,这样不是……”

卢照龄忙着起身,这样做不是明显激化矛盾,那些人更不会支持新朝而出仕了。

“大康离了谁都能转,朕还就不相信没人愿意做这个官!”

关宁开口道:“平民也好,贵族也罢,十年寒窗苦读所为的还不是入仕做官?真正为了施展胸中抱负的又有几个?”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读书人为啥考不上举人,还要不停的考?

所为的还不是名利二字?

“卢大人,你先将各地区所缺官员统计出来列出名录,张贴出去,只要是前朝举子皆可自行报名。”

“这个……”

卢照龄开口道:“地方所缺官员我们吏部倒是己经做好名录,只是这样效用怕是不大,这是新朝首次募官,若是无人问津,岂不是……”

他说的不是很首接,但谁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关宁即位之前,杀了数位翰林院学士和抱读诗书者,当时公良禹谏言,若真这样做了,很可能绝了读书人的种子。

这话倒不虚假,虽说不敢首言抨击,但抵制还是有的。

若无人应征,岂不是让新朝难堪,新皇脸面无光。

通过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官,需要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