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鸾萧廷宴 第467章 投怀送抱(2/3)

她挤到了太后身边,搀扶住了太后的胳膊。

“太后,让臣妾扶你进去。”

太后皱眉,倒是没有拒绝。

她抬脚入了内殿。

远远地便看见皇上靠坐在龙榻上,整张脸容满是憔悴……

他看着太后走进来,一双眼睛忍不住泛红起来。

他有些激动的,哽咽着声音道:“母……母后。”

二十多年没见,他倒是没有多少想念,主要是现在被赵婉儿胁迫,陡然见到自己的亲娘,情绪有些激动罢了。

太后走到皇上面前,她扫了眼他的全身:“怎么回事?脸色这么差?是身体很难受吗?”

皇上忍不住擦了擦眼角的湿润,在接收到赵婉儿警告的眼神,他低下头去,缓缓地摇头。

“劳烦母后担心了,儿臣没事。”

“母后,你能这时候回来,儿臣心里很高兴。你一走就是二十年,丝毫不给儿臣尽孝的机会,如今你能回来,儿臣真的很高兴。儿臣会好好的保重身体,会好好向母后尽孝的。”

太后看着皇上变得如此乖觉,就像是被人拔了牙齿的老虎。

她不禁微微蹙眉。

皇帝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因为一场中风,整个人都变了?

从前的他,可从不会这样对她和气地说话。

太后的心里有些复杂:“你身体既然不舒服,就好好养病吧。政务什么的,你也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处理吧。宴王他的能力素来不弱,你不如就让他帮衬着理理朝政吧。”

赵婉儿一听这话,突然就急了。

她忍不住立即笑着说道:“太后,朝政的事情,让宴王去处理,似乎有些不妥吧?陛下他还有几个儿子呢,这以后皇位,总得让儿子继承的。政务应该交给皇子们,让他们试着历练历练才是……”

“端王现在,就分担了皇上的一些担子。这样就很好啊……臣妾想着,等睿儿回来后,就让他与端王一起帮着皇上分忧。宴王他是皇叔,理应清闲度日,怎么能让他操劳呢。皇上,你说是不是?”

赵婉儿笑着,看向皇上。

皇上一接收到赵婉儿的眼神,他的身子就忍不住轻轻一抖。

他连忙点头附和:“贵妃说得没错……是该让皇子们历练历练了。朕的身体不好,是该选择合适的人选,册封我南储储君了。”

太后倒也没坚持,她不置可否地点头:“既然如此,那便让几位王爷皇子,替你分担朝政吧。哀家看墨王也挺不错的,皇帝应该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才是。”

赵婉儿蹙眉,她欲要说一些推脱的话语,谁知太后却扭头看向她:“贵妃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吧?墨王可是皇帝的嫡子,按理说,要是立太子,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哀家提出,让墨王也跟着料理朝政,合情合理,贵妃应该不会无理阻挠吧?”

赵婉儿哑口无言,她讪讪笑着,缓缓地点头。

“太后说的是,墨王是皇上嫡子,确实也该和端王他们一起历练历练了……”

“嗯,那此事就这样办了。哀家这次回来,想要住在宫里多些时日,也不必安排什么奢华的宫殿给哀家住,哀家还住在之前住的寿康宫吧。”太后站起身来,略带几分关怀地看着皇上:“你好好养身体,哀家休息一番,明日再来看你。”

皇上缓缓地点头,目送着太后离去。

赵婉儿恭敬地送太后,待太后的身影,彻底在她眼前消失,她嘴角挂着的笑意,这才缓缓地敛下。

她沉着一张脸,重新回了内殿。

她冷冷地看着皇上:“刚才太后提出,要让墨王处理朝政,你为何不拒绝?你的皇位,理应由睿儿继承……即使墨王他是嫡子又如何?只要有本宫在,任何人都无法抢走属于睿儿的帝位……”

她如今的想法,再也不需要隐藏,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暴露在皇上面前。

皇上如今就是她的傀儡,她怕什么?

未免夜长梦多,她得在短时间内,将太子之位敲定不可。

太后突然回宫,有些打乱了她的计划……

皇上自然是看清楚了,赵婉儿的狼子野心。

以前,他喜欢萧玄睿,那是因为这个儿子,不但是他宠爱的女人所生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儿子还特别像他。

他是真心喜欢萧玄睿。

这些年之所以迟迟不立太子,为的便是要将太子之位,留给萧玄睿,让他来成为南储的储君。

可如今,赵婉儿对他下毒,控制住他的命脉,他有那么一点,不想立萧玄睿为太子了。

皇上眸光闪烁,不过,如果睿儿回来了……睿儿若是能制服赵婉儿,让他脱离她的魔爪,他也不是不能继续扶持他成为太子。

“太后她是长辈,她刚刚说的那些话有理有据,朕怎么能反驳?朕都让端王处理国事了,墨儿他是嫡子,更不能将他排除在外吧。到时候,不止太后有意见,恐怕朝臣们也会有颇多说法了。”

赵婉儿气急败坏的坐了下来,一时间也是无法反驳。

不过,她想了一会儿,越想越觉得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她眸光闪烁,眼底掠过几分暗芒。

不能再留着萧玄墨了。

她必须得想办法,铲除这个障碍不可……否则,单是嫡子这个名头在,在立太子上,睿儿就没有任何的优势。

墨王占着嫡子,端王又占着长子的名头。这怎么看,睿儿都没有任何的胜算……

——

皇后听说太后回宫里,她立即收拾一番,便带着萧玄墨去看望太后。

她给太后请了安。

太后留他们下来,一起用了午膳。

太后看着萧玄墨,越看越喜欢。

萧玄墨的面容,看着气宇轩昂,一身正气。

总的来说,还是肖像先皇的……

不管是仪态,还是言行,都进退有度,没有半分那些纨绔子弟的半分坏习性。

皇后生的这个儿子,被她养得极好。

太后的眼底,终于露出了几分满意的笑意。刚刚用完午膳,端王就在外面求见……

太后让人,宣了端王入内。

端王捧着珍贵的百年人参,跪在太后面前,说尽了阿谀奉承之词。太后神色淡淡地勾唇笑笑,让人搀扶端王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