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从鲍家街开始 第70章 《陌生的脸有甜蜜的危险》(1/3)

刘清他们要在燕京待三天,不过后面两天他们在燕京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周彦便没有陪着。

《清水里的刀子》改编这事算是口头授权了,黄健新回去之后,还要拟一份授权协议给周彦寄过来,然后周彦这边签了再寄过去,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离开燕京的时候,两人跑去周彦寝室跟他打了个招呼,也算是认了个门,以后再来燕京也方便找他。

刘清本来想邀请周彦暑期的时候去长安制片厂玩玩,不过他想到自己可能过段时间要去跟着张一谋去拍《秋菊打官司》,就没提这事。

“要是你能跟组多好啊,我听说《秋菊打官司》的配乐也找的是赵季平老师。”刘清叹道。

周彦笑了笑,别说他没时间,就算有时间,现在让他以配乐助理的身份跟组,他也不太愿意。

他能给《霸王别姬》当现场指导,一方面是因为这电影他确实很有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事年前就跟赵季平说好了。

赵季平知道周彦给《天堂回信》当配乐执导的事情,大概也是因此,这次没有找周彦。

如今的周彦,赵季平再开口让他当配乐助理,就有点打人脸了。

“放心吧,后面有的是机会合作”周彦笑道。

黄健新也笑,“是啊,等到《清水里的刀子》开拍,我把你要到我们制作组去,到时候你们就能汇合了。”

“那敢情好。”刘清笑着揉了揉他的大脑袋,“到时候导演跟编剧都是我哥们,谁也不敢欺负我。”

黄健新嘁了一声,“就在别的剧组,谁又敢欺负你了。”

“嘿,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刘清哈哈一笑,随后跟周彦摆手,“走了。”

周彦也挥了挥手,“慢走。”

……

等黄健新他们离开燕京没两天,周彦接到一封从鹏城来的电报。

这份电报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有一串数字和“啸贤”两个字。

不难猜测,这封电报应该是侯啸贤拍过来的,那串数字大概是电话号码。

周彦原本准备过些天联系侯啸贤的,主要是因为黄健新前几天提到电影节,他想问问是怎么回事,没想到侯啸贤倒是先联系了他。

看到如此简洁的电报,周彦也忍不住笑了笑。

现在人与人之间联系,多数还是写信,如果遇到急事情电话又没办法通,最好的选择就是拍电报了。

拍电报的效率,肯定没有电话高,但是它比电话好的一点,那就是基本上什么地方都能通。

只不过电报是按字数收费,所以一般大家写电报的时候,都会在保证信息能够准确传达的同时尽量缩减字数。

黄健新前几年拍的那部电影《黑炮事件》,说的就跟拍电报有关。

电影中,矿山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喜欢下象棋,一次去德国出差的时候把黑炮棋子落在外边,然后就发了个电报过去,内容是“黑袍丢失303找赵”。

邮局的人警惕性非常高,看到这则电报感觉特别像接头暗号,怀疑他是间谍,就汇报了上级,然后就有专门人员对这个工程师展开了调查。

周彦之所以笑,是因为他没想到侯啸贤竟然也在乎这点电报费。

这年头两岸经济差距明显,电报的费用对内地人来说算挺贵的,但是台岛那边现在人均年入九千美元,自然不用在乎几块钱的电报费。

周彦拿着报文,出去找了个公用电话,照着报文上面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好一会儿才被接起来。

“喂,你好。”对面传来一道清脆的女声,带着浓浓的港腔。

周彦问道,“请问侯啸贤先生在么?”

“你找侯导啊,稍等。”

随后周彦听到电话被放下,还有高跟鞋渐行渐远的声音,女人应该是帮周彦找人去了。

周彦扯了扯嘴角,好家伙,姑娘你倒是喊一声,就楞走过去找啊,这长途电话费可不便宜,他心疼着呢。

过了得有一分多钟,电话被人重新拿起,侯啸贤的声音从话筒里面传来,“喂,哪位?”

“侯导,是我,周彦。”周彦回道。

听到是周彦,侯啸贤笑了起来,“看来你收到电报了啊。”

“刚收到,侯导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么?”周彦问道。

“有两个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周彦一点没有犹豫,说,“先听好消息吧,我这个人心理比较脆弱,先听好消息稳定一下心神。”

“好消息就是,你的短片《蚁蛉》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库尔塔国际短片电影节上拿到了特等奖,并且这部短片还受到了巴西环球电视台以及bbc的青睐,他们买下了这部短片的播放权,电影节的奖金加上两个电视台给的版权费,总共是九千六百八十二美元。”

周彦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不过这版权费也挺有意思,怎么还有零有整的。

“那坏消息是什么呢?”周彦又问道。

侯啸贤笑了起来,“坏消息就是,这些钱跟电影节的奖杯,都跟你没关系,是属于年代公司的了,你要是想看奖杯,得到年代公司来。”

周彦挑了挑眉毛,原来这就是侯啸贤说的坏消息,怪不得听侯啸贤的语气满是开心,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好消息。

其实对周彦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坏消息,因为之前拍这部短片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签好了协议,短片后续所有的收入包括电影节奖导演的奖金,全部都归年代公司所有。

协议内容非常清楚,没有什么可以扯皮的地方。

既然本来就没有,就不算什么失去,既然没有失去,自然也就不是什么坏消息。

周彦心态也比较平和,这钱本来就不该他赚的。如果不是年代公司当时出钱,《蚁蛉》也不可能拍的出来。

而且,即便当时周彦自己有钱能够把《蚁蛉》拍出来,没有年代公司的运作,也不可能在电影节上获奖,并把播放权卖给巴西跟英国的电视台。

电影节嘛,除了影片本身的质量要高,运作也十分重要,年代公司专门有一个负责海外销售的部门,就是研究这个事情的。

他们不仅仅懂电影节的运作模式,还跟一些相关人员比较熟悉。

这个世界,不仅仅中国是人情社会,老外也一样,人脉关系很重要的。

周彦呢,什么人脉也没有,而且他连这个什么库尔塔电影节是啥都不知道,更别说是把《蚁蛉》送去参展了。

不过这样一算,年代公司在这部短片上的投入,也基本上快回本了。小成本片子就是这点好,随便搞搞就能回本。

但是年代公司愿意投,也是因为成本低,风险不高。

周彦笑着说道,“这不是什么坏消息,不管我能不能拿到钱,都希望这片子能大赚。要是让你们吃亏,合作也长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