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彦一开始在脑海中搜索短片的时候,首先浮现的是那种主要由两个人表演,景别由近景和特写两种组成,动作简单,艺术成分很高的电影。
不过后来他还是觉得两个人多了,又想到了一部只要一个人就能演的电影——蚁蛉。
《蚁蛉》是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初期作品,跟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一样,诺兰的时间也不长,这部短片的时长连三分钟都不到。
诺兰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但是给周彦印象最深的反倒是这部前期作品《蚁蛉》,他认为这部短片更像是诺兰电影作品的一种浓缩。
还有就是这部短片时间短,反复看很多遍也不用花费多长时间。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部电影,周彦觉得“套娃”还不错,电影讲的东西就是一层套着一层的。
黑白短片中,一个男人出现在阴暗的公寓里面,他手里拿着一只鞋子,慌张不安地寻找、拍打着某种神秘的东西。
男人看起来焦躁不安,他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睡觉了,而困扰他的应该就是他要拍打的东西。
很快,他发现了目标,在一件衣服下面,那个神秘的东西顶着衣服在地板上快速移动个,给人的感觉像是一只老鼠。
男人追了上去,一把掀开衣服,下面竟然是一个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小人,他抬起皮鞋拍了上去,却没有拍中。
后来经过一阵追逐,男人将那个小人给拦住了,而小人此时也趴在地上,高高地抬起右手,重重地砸下去,好像也在拍打着什么东西,紧接着,男人也高高地抬起右手,砸中了小人。
就在男人为自己拍中小人而高兴的时候,他的背后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身影,一个跟他长相一模一样的男人,狠狠地抬起右手……
短片最后一个画面,是拍在地上的那只黑色皮鞋,很显然,不管是小人,巨人还是主角自己,都是一个人,他们都在做同一样事情,拍打一个跟自己长一样的小东西。
只不过他们在拍打小一号自己的时候,也即将被更大一号的自己拍打。
周彦第一次看到这部短片的时候,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理发室里面那种面对面的镜子,人站在中间,就会在镜子里面看到无数个自己,一层一层,永无止境。
这是一部脑洞短片,故事简单,不过细节挺多的,想要营造出影片中的紧张感和神秘感,还真需要下点功夫。
周彦决定先把《蚁蛉》的剧本给写出来,然后再根据写好的剧本来画分镜头。
写剧本的时候,周彦并没有像之前抄《被雨淋湿的河》那些小说一样提笔就写,他是先把电影做了分段,然后把每一段的故事概括成简短的文字。
《蚁蛉》这部短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男人在找什么”,第二部分是“男人发现一个跟自己长一样的小人”,第三部分是“拿鞋拍死自己”。
这三段又分别能细化成很多小段,比如第一段,首先出现一个人的眼睛,然后男人拿着鞋在拍什么东西,又扑倒在地……
因为周彦没有看过《蚁蛉》的剧本,所以他只能先在脑海中“拉片”,把短片大概的情节走向拉出来之后,再往里面填具体的内容。
不过因为他脑海中并没有一部完整、高清的电影,所以“拉片”也只能“拉”个大概,很多细节也只能靠自己去丰富。
周彦写剧本的条理非常清楚,不过干起来并不算快,一晚上过去,剧本才完成三分之一,要知道,这只是一部两分多钟短片的剧本,内容并不算多。
不过周彦倒也不急,他主要就是为了训练,一开始慢点也是正常的,而且他也能预料到,后面画分镜的时候,会更慢。
……
一直到十二月十号,祁县的雪迟迟没来,雪景之外的戏已经全部拍完,剧组已经停摆半个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