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三百一十章 来自京城第一玩主的求助(2/3)

当初王世襄倒不是看不起黄永钰,只因为此书晦涩难懂,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之后听了光宇的介绍,我才知道你是谁!”

又过了几天,黄永钰再去张光宇家做客时,屋里的王世襄直接站起身就冲了出去。

当时给黄永钰气的,说什么也要追出去干上一仗。

就在屋里的几位死命劝架的时候,王世襄又跑回来了。

双手递出一本书后,一字一句道:“我王世襄,你黄永钰,请欣赏《髹饰录》。”

黄永钰低头一看,蓝色封面线装书本,正是前几天的那本书。

好家伙,王世襄这招直接让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从此,二位大家便你来我往上了。

“那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还记着呢?”

黄永钰提着一把茶壶,为王世襄添了一杯热茶:“难道……你说的就是那本书?我记得那是一手抄本啊!”

“我可没那本事,”王世襄趁热喝了口茶:“三十年前,朱启钤老先生将这本《髹饰录》交到了我手里,他知道我有这方面的爱好,遂将此书的诠释解说任务交予了我。”

说罢,王世襄将随身携带的两本书一并拿了出来。

一本是《髹饰录》,另一本是《髹饰录解说》的书稿。

看着书案上厚厚的书稿,黄永钰直接就愣住了:“你究竟为这书写了多少注解?”

“若论字数的话,”王世襄笑了:“这本注解已经是原书的20倍了,从1948年动笔开始,到1958年停笔,我整整写了10年……”

因为始终没办法出版,在之后的20年里,王世襄又不断的加以精雕细琢。

这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看着眼前这位已快入古稀的老相识,黄永钰深深的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表叔那本书能得以出版,完全是托了我一位小友的福。”

“小友?”王世襄快速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哪位小友啊,我怎么没听你提过?”

“你才回来多久啊,能听说就怪了,”说罢,黄永钰指了指桌上的牛皮纸包裹:

“我这位小友是浦江一报社的编辑,人缘好脑子活,改天我帮你问问这事。”

“一报社的编辑?”王世襄就纳了闷了:“就能把你表叔的事给办了?”

“你还真别小瞧了他,”黄永钰特骄傲的拍了拍牛皮纸包裹:“知道我和伯林这张猴票是怎么顺利过审的?”

“……”王世襄不言语了,只等着对方继续说下文。

“还是靠的他!”

“你的这位小友当真只是一报社编辑?”王世襄高低是不能相信:“你可别糊弄我,我好歹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爱信不信,”黄永钰懒得细说:

“我这位小友名叫江山,虽然岁数不大但手上功夫了得,关键是,他懂我!”

“比如?”

“瞧见这烟斗没?”

王世襄看了眼刚刚把玩过的小木盒:“早瞧见了,我还想问你哪搞来的登喜路呢?”

“外屋的那对猫头鹰也瞧见了?”

“当然瞧见了。”

“这些都是他送的。”

“他给你帮忙,还送你东西?”王世襄越听越迷糊:“还都是些不简单的玩意,永钰,你这位小友对你不错啊!”

“不错极了!”

“关键还有本事!”

“那是,江山的确不是个省油的灯!”难得在王世襄面前耍一次威风的黄永钰,美滋滋的呼出了一串薄烟。

一向拿得起放得下的王世襄,由着他得意去:“那你说我这事他能办的了吗?”

“……”黄永钰抿着烟斗琢磨了一下:“关键吧,你这玩意属于4旧,照目前这形势来看……还得看看目前的形势。”

“几个意思?”

“意思就是我先帮你打电话问问。”

“这还差不多。”

话音刚了。

这边黄永钰的手还没摸着电话,那边沈丛文就气呼呼的走了进来。

一向乐呵呵的沈大家,这会却满面愁容。

屋里的二位,全都瞧愣住了。

“怎么了这是?”王世襄和沈丛文的交情,可比黄永钰要长:“又在哪受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