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大画家 第六百三十三章 去往何方(中)(2/3)

所以才是最好的。

想象会在人的脑海中不停的塑造着一件事物,把它构建的更好或者更坏……直到他真正直面它的那一刻。

“大受震撼”、“泪流满面”、“不负此生”。

这些形容词当然是一个粉丝进行圣地巡礼的时候,所能感受到的最幸运也最幸福的事情。

但是同样的。

失去了想象的神秘感。

他们同样有不小的可能性会感受到大失所望。

“就这?”

也许是口耳相传的赞誉,将期待感拉的太高。

也许是鉴赏水平的问题,品不明白那种“酸而涩”的咖啡豆在舌尖绽放时的立体层次感,看不明白画笔妙到毫尖的精准变化。

还有可能。

或许那真的便只是些虚有其表、名不副实的事物。

这就是属于少数人的艺术品的局限性。

只有在创作的过程中,便首要考虑的“批量复制”属性的东西,才有能力将这种文化印记——没准没有那么亮,没有这么好,却凝实许多的文化印记,推广到世界的每一处角落。

从太阳变成了一枚小光珠,变成了手间的纸灯笼,草丛上的萤火虫。

相比高不可攀的太阳。

纸灯笼与萤火虫,同样的发着光,而它们才能亲切的飞进千家万户,类似一张张被当作商品包装纸的版画,又比如星巴克、Costa或者瑞幸这样的连锁咖啡店。

它们售卖的从来都不是咖啡和包装,而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感。

咖啡馆或者茶馆,古往今来,东西南北,都是一处关于“信息交流”的驿站,五湖四海的旅人在同一处屋檐坐下,一起喝一杯咖啡,然后再彼此分离。

它的开放性、公共性、流动性,让它成为了讨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

最经典的例子。

传说中弗洛伊德、马赫、哥德尔、薛定谔、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哈耶克、门格尔,甚至伟大导师列宁和斯大林同志,都曾是维也纳的中央咖啡馆的常客。据说列宁曾在咖啡店的桌子上为著名的《真理报》写过稿件。

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身份。

从俄国流亡者到富有的大贵族。

从革命领袖到精神病学专家再到物理学家。

或许大家都曾一张咖啡桌边面对面的比邻而居,也许大家抱着不同的政治观念,有些人成为了挚友,有些人则擦肩而过,成为了陌生人。

无论如何。

他们的人生中,都有着小小的一杯咖啡的缘分。

总而言之。

如果你没有办法去界定自己和对方的关系。

定义你们之间到底是朋友,认识的陌生人,或者别的什么……那么约在咖啡店见面,通常是不会错的选择。

信号灯由红变绿。

酒井胜子又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上的信息。

她举着伞穿过长街。

迈步走入咖啡店。

莫娜·珊德努已经坐在咖啡店的一角,等待她了。

——

珊德努小姐今天穿的很正式,直线小翻领的女士夹克,外加一条淡蓝色的棉布裙子。

酒井胜子拉开身边的椅子坐下来的时候。

她正在拿着手里的一份周日版的《缅甸镜报》正在看,报纸几乎遮盖住了她的整张脸。

“你好。”

酒井胜子在身边坐下,打了声招呼,声音既不热络,也不显得过分的冷淡。

“你好,酒井小姐,我刚刚还在想,下了这么大的雨,今天你会不会来呢。”

莫娜放下了手里的报纸却也不看胜子,盯着身前的拿铁咖啡上的心型奶油雕花出神。

“你是今年的国王,入乡随俗,听说国王共进晚餐的邀请,是不能拒绝的。”

酒井胜子半开玩笑似的回答。

德威校招会的录取结果已经公布了出来。

早在今年转学以前,父母就已经安排好了胜子去东京读大学的事宜。

顾为经得到了汉堡美院发来的录取信,他也没有浪费时间,再去参加国际学校的内部校招会。

剩下的学生中。

莫娜·珊德努高居录取榜单的第一位,她在校招会上表现很好,包括视频面试,一共拿到了十二家学校的Offer。

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