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去创业 第四百六十六章 答记者问(1/2)

记者这个问题,让旁边的臧鸿心中一紧,可别闹出笑话,夏川对米国不了解啊。

反倒诗云和安娜充满期待,她们可不信夏川答不上来,而且,以她们对夏川的了解,必定把自己的利益编织进去,让自己获得好处。

果然,夏川用流利的英语从容道:

“我认为未来十年,也就是从1992年到2001年,米国将进入历史上最长的“新经济”增长周期。我说新经济,是有别于原来的增长方式,主要有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经济持续增长。

从1991年开始复苏至2001年,经济会持续增长120多个月,将远远超出战后米国经济平均连续增长50个月的期限,将成为战后米国第3个最长的经济增长期。

米国经济将率先走出90年代初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年均增长率将超过日、德等主要竞争对手,从而扭转经济增长速度在七八十年代落后于日、德的局面,使米国在全球经济的实力相对有所回升。

第二,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稳步下降。

伴随着80年代中期以来米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以裁员为主要内容的“企业重组”,米国结构性失业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急剧恶化。我认为1992年就业形势仍将继续恶化,但从1993年开始,就业状况必定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

第三,物价增幅保持在较低水平,正府过去长期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得以消除。

第四,出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未来十年间,米国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会增强米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半导体和小汽车等领域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位置。

第五,联邦财政赤字逐年减少,并实现财政盈余。

这就是未来十年新经济的特征,为什么这么推断呢?”

下面记者有点呆滞,夏川完全没有吹捧的意思,理性平静的就像上帝在指点迷津。

整个米国也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敢做出这种精确至极的预测啊,而夏川不但预测了,还要给你解释一下为什么?

夏川继续道:“牵扯正治的我就不讲了,我的原则是不涉政。我只从经济角度,讲两点关键。

第一,经济全球化浪潮。

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如果要给全球化定一个起点,我认为92年比较合适。初始或许还不显眼,但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全球化浪潮将推倒各国疆界,使全球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等方面。它对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有一个词或许更形象:地球村。

只要没有打起核战争人类毁灭,经济全球化一定不可避免。人们已经意识到科技对于生活的好处,所以不会停止继续用科技来改善生活。

但是科技是从石斧骨针到航天飞机芯片的一整套工业体系,承载这套工业系统需要足够‘有相应技术的人’和劳动力,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足够的人口和资源装下这一整套工业系统,哪一个国家也不例外,所以国与国之间必须合作分工。m.

科技越发展,工业体系的树就越高,需要的人口就越多。多到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假设,喜马拉雅山有一条发源的河,只要水量足够大,往任何一个方向流,最终都能流入大海。

只要科技继续发展,全球化进程就不会停止。全球资本的流动,最终会导致全球的移民浪潮。这也是米国未来十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全球化和去监管放开了对资本自我繁殖的限制,经济的发展也会像科技那样不断循环强化,如病毒一般扩张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当然,增长速度加快后,企业的生命周期也会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