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411章 金口开,群臣“哭”(1/2)

“呵呵,请朕开金口?”

崇祯冷笑了一声,实则心中在狂笑。

你们等朕开金口,朕又何尝不是等你们这句话?

思忖了片刻,崇祯扫视着众人一眼,随后将目光盯住了国子监的学生们。

“朕提议,对国子监的监生们,其一、永久废除太祖给读书人的五大特权,

其二、三年内,每年教会一百名贫民子弟识字,三年总计字数一千!

你们若是同意,亵渎战死将士尸首的事情就这么揭过了,如何?”

这一次,不仅国子监的学生们懵了,连官员们也都愣住了,袁可立等人也面露思索之色。

实在是不知道皇帝怎么搞出这么两项处罚。

废除特权这事他们还能理解,毕竟去年皇帝刚登基时,国子监学生闹事,皇帝就想废除秀才(读书人)的特权,然后被劝住了。

如今重提,只是针对如今国子监的学生,倒也不算突兀。

可教平民百姓认字是几个意思?

崇祯这么做就是让这些学生当鲢鱼,搅动大明整个读书人。

我们是大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我们都享受不到太祖定下的五大特权,凭什么你们这些没资格进入国子监的人能享受?

要享受大家都享受,要享受不了,大家都不享受。

不平衡之下,势必会让矛盾激化。

再安排人暗中挑拨一下,等合适的时候,他再出手,废掉所有读书人的特权。

教人识字,自然是为了以后教育改革和科举改革做准备,一千字虽然不够,但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摆脱了文盲的帽子。

两千名贡生,三百人,合计就是六十万,这个基数已经是相当可以了。

“陛下,这……”

“来人,将出声之人逐出国子监,永不录用!”

崇祯突然打断了出声之人的话:“说出银子的是你们,说没银子的是你们,让朕出主意的还是你们,

朕出了主意,不同意的还是你们,真当朕好说话?”

“刘宗周,你是礼部尚书,国子监归礼部管,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不要过程,只看结果,

你记住了,这些人,胆敢弄虚作假,后世子孙,永远不得参加科举!你可明白?”

“臣明白!”

礼部尚书刘宗周立刻起身回应。

崇祯脸色冰冷,又看向官员们:“至于你们,用京察和考满的方式,每年考察一次,

五年内累计两次、十年内累计三次达不到称职的标准,朕就将你们革职抄家流放,后世子孙不得参加科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考察本就是你们自己的分内事,这种处罚朕不算是为难你们吧!”

“臣等谢过陛下开恩!”

众臣齐刷刷的朝着崇祯谢恩。

“行了,都散了,该干嘛干嘛去!”

崇祯摆了摆手,带头朝着谷外走去。

虽然脸色冷淡,但心中却是乐开了花。

带众人来有四重目的,一是见证,免得班师回朝的大捷,会被说是弄虚作假,

二是敲打众人以及通过他们的口来震慑其他没有来的士绅富商,

三就是杀人诛心,他要让此次的记忆成为众人的噩梦,成为他们今后悬在头上的一把刀。

四是坑众人一把,此战耗费极多,总得有人买账吧。

历史记载,当年闯王李自成进京拷掠出七千万两白银,而后建奴进京又搜出三千万两,数据的真假不好说,但这群人绝对各个都富的流油。

富商有钱,但又不能全杀了,也不能明摆了要钱,学子们闹事,他又不能全部个个都过问。

官员们不尽职,只能革职查办,倒不如这样处理,六七百名七品京官尽心尽职带来的价值远比千余万两白银多十倍百倍。

有句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以此事让他们以后从良,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如捞点实在的。

袁可立和秦良玉跟在崇祯身后,眼中满是惊叹之意。

他们以为琢磨出皇帝带众人来的用意了,可事到如今才发现,自己想的还是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