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29章 疯狗式打法,平播之战,把各宣慰司吓尿了(3/4)

杨辉看见大明的攻城队,一颗心沉入谷底。

明军强不强不知道,反正很富,那炮弹跟不要钱似的打,这样攻城的话,用不了多久,海龙囤都得丢。

战争持续一个晚上,杨辉杀退了明军。

雄关出现一道裂缝,人能钻进去,天刚亮,他就让人堵裂缝。

攻城战就是消耗战。

陶成都习惯了,连续十几天晚上,明军都在攻城,丢进去一万多尸体。

杨辉手下损失惨重,猛将就死了七八个,乌江关摇摇欲坠,快要守不住了。

又打了几天,乌江关被攻克。

杨辉退守落蒙关。

“大人,损失太大了,土人各部觉得您在消耗他们,心有不服呀。”程飞进来送战损。

战损确实够大的,炮弹消耗了300枚,战损人数1.7万,其中重伤的两千人。

“如此雄关,不用命填,怎么打得下来?”

陶成冷哼:“怕死就直说,找什么借口!难道汉人就没死吗?”

“再说了,他们现在不是汉人吗?战死了朝廷不给发抚恤吗?说那些有的没的干什么!”

“告诉他们,打下来海龙囤,本将升官,他们也有好处,打不下来,就等着吃瓜落儿吧!”

程飞翻个白眼,您说的谁信啊。

汉人死了四个,土人死了一万五,说您不偏心谁信啊。

他退出去后,陶成对儿子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将就要心狠,对别人狠,对自己更要狠。”

陶鲁行了一礼:“父亲,儿子只是觉得可惜,那些好男儿白白死了,若投入东南战场去,更能为陛下效力!”

“你小子也认为为父在消耗他们?”

陶成无语:“你也不看看这乌江关,这关隘是人力能打下来的吗?没有重炮,想都不敢想。”

“我这一路,不把杨辉给打怕了,如何牵制杨家的全部实力?”

“再说了,陛下要的精锐,不是废物。”

“贵州的23万大军,经此一战,起码出现2万绝对精锐,这些人成为军官,是南军的根基。”

陶成想的更远。

想成精锐,就得身经百战,死人算什么。

不死人,他的战功从哪里来?

动静不大,怎么封侯?

“您真不是为了消耗土人?”陶鲁怎么看都觉得像呢。

“滚蛋,陛下反复说,贵州土人是华夏人,不是安南、占城、柬埔寨的土人,他们是天生奴隶。”

陶成生气道:“如今各地都在打仗,四处缺兵,为父为什么要消耗自己的实力?”

“抓紧滚蛋。”

见儿子不信,陶成也懒得说了。

陶鲁出了军帐,便去安抚各军去了。

受重伤的留在此地养伤,留下一个军医照看。

休整一日后,大军前进,沿途挑了很多寨子,招降诸多寨子,陶成手上的兵卒,眨眼就突破了十万。

抵达落蒙关。

依葫芦画瓢,就是打夜战。

用炮轰,轰出条缝,就用人命填。

水东宋氏,日日有信报送来,闻听明军这么作战,也不强啊,就是用火器硬推呗。

宋綎又收到一条消息,岳正占领了天邦囤。

李匡正在收降重安、白泥、走马等土司,对于不愿归化的,斩尽杀绝。

“坏了,杨氏要败!”

宋綎惊道:“明军怎么这么快呢?难道是那些寨子早就暗中投降了大明吗?”

“不应该啊,杨氏盘踞播州七百年,这些寨子世代为杨氏服务,怎么可能投诚呢?”

“这里面有鬼!”

“等等,大明四路伐杨,另一路呢?”

当天晚上,水西安氏的家主写信求宋氏,联合出兵,攻打乌江关,切断明军的后路。

他还写道,明军不是四路大军,而是六路,还有两路是从四川南下。

而项文曜一路,是从婺川向西,已经把正安打下来了。

宋綎毛骨悚然。

大明也太快了吧!

这是贵州啊,不是平原啊,难道地方没收到阻碍?不能啊,这些地方,都是杨氏驻重兵的地方啊。

那就是明军太强了,一座座城池被攻克,没浪费时间。

大明展现出来的决心让他恐惧。

他犹豫的时候,第二天一早,收到信报,大明朝廷调给贵州军1400门重炮。

这是什么概念?能把贵州轰平!

只要能把重炮运进贵州,那么任何城池,都挡不住明军的道路。

贵州这地方,难的是运炮。

“大明哪来这么多重炮啊?”

宋綎亡魂皆冒,除非他傻了,才跟水西安氏一起造反。

他还不知道,这不是永乐朝的重炮,而是新炮。

他立刻给陶成送信,水东宋氏愿意归降大明。

此时,落蒙关也落在陶成手里。

收到水东宋氏的乞降信,陶成脸上并没有笑容,炮弹打空了,重炮现在就是个摆设,前面还有雄关呢。

杨辉跑回老巢当缩头乌龟去了。

明军真没多强,火器太凶了。

重炮、火枪,谁能扛得住。

臣服他家几百年的土司,陆陆续续投降明军,陶成又抛出来消耗杨家的实力。

杨家依靠雄关,损失倒还能接受,问题是不敢和明军面对面打啊。

你拿大刀呢,人家拿火枪突突你,再拿火炮炸你,这谁受得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战争嘛。

陶鲁分兵向西,去收降、攻打西面的山寨。

陶成则前进,目标海龙囤。

杨家派人送信乞降,陶成一概不理。

推出火炮接着轰。

但这次只是做做样子,他没炮弹了,吓唬吓唬杨氏而已,看见火炮,关城上一片哭泣声。

宋綎亲率三万精锐前来助战。

陶成才损呢,让宋綎去打海龙囤,打不下来就是宋家无能,大明不要无能之人。

宋綎眼泪都出来了,海龙囤被杨家经营七百年啊,这是三万人能打下来的?

他请求陶成用重炮压阵,遭到陶成的拒绝。

“大明不养闲人,让本将看看你的本事,若没本事,洗干净脖子,等着死吧。”

谁也看不出来,陶成手上没有炮弹了。

宋綎脸色十分难看:“大人,我水东宋氏对大明忠心耿耿,陛下让宋氏出兵南下,宋氏就乖乖出兵;您要借道乌江关,宋氏就借道给您;又倾巢出动,助拳您,难道这还不够表达我宋氏的忠心吗?”

“你在和本将讨价还价吗?”

陶成睨了他一眼,突然厉喝:“这是军中,不是讨价还价的地方!”

“本将是播南主将,你入本将麾下,就该听令!”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本将这里,只有听令!没有第三个字!”

宋綎被陶成的声势吓到了。

再看看大明的火炮营,悻悻点头答应下来。

陶成冷哼一声,懒得理他。

越是这样,宋綎越不敢反。

只要他把兵卒推上战场,就没有造反的机会了,因为所有枪口,都会对准冲锋的人,谁敢掉头跑,立刻处死。

这是规矩,自古通用。

崖门关内,杨辉等了一个时辰,都没听到火炮声,倒是厮杀声不断,露头一看,发现领头的是宋綎,差点背过气去。

果然这个狗东西靠不住,他竟然投降了大明。

“把他们都杀光!”杨辉直接下令。

陶成看着播州杨氏和水东宋氏狗咬狗。

心里却焦急。

快把炮弹送上来啊,一旦露馅,他手中的大军也会崩塌。

陶鲁劫掠粮食回来,驱赶着不肯归顺的俘虏,贬成仆从军,明日推上战场。

现在大明打仗的方法,纯粹是蒙古人的办法,粮食供应少,就靠劫掠供应粮饷。

然后把抓到的人,驱赶着上战场,消耗敌方的箭矢。

水西安氏闻听大明正在攻打海龙囤,宋綎正在助战,差点背过气去,也向大明求饶,愿意出兵一万助战。

结果遭到了无视。

他收到消息,岳正拿下翁水后,就乘船北上三度关。

李匡则在收服所有土司,强制改土归流。

何文渊率四川军,渡过赤水,招降土司,兵进习水,切断杨辉西逃的路线。

安氏就知道,杨氏完了!

谁也没想到,一个月没到,大明就能全收播州宣慰司之地,不符合常理啊。

他们都知道明军的战斗力,不强的。

怎么忽然强成这样?

重炮之功。

海龙囤的战争持续十七天,宋綎带来的三万人死伤殆尽,陶成强令宋綎回水东征兵,要求再征五万人。

宋綎哪里不知道,这是陶成故意消耗他。

问题是,他最精锐的三万人,都死了。

他要是不同意,赔进去的四万人,就白赔了,要是回去继续征兵,水东宋氏就彻底完了。

陶成懒得理他,继续驱使土人强攻。

他也不怕土人造反,因为炮口对准土人呢,谁敢后退就杀谁。

一个个人倒在崖门关外。

陶鲁劝父亲接受杨氏招降,这样打下去,徒增损耗。

“你当你老子是蠢的?”

陶成压低声音道:“军中炮弹没了,如果杨氏诈降,没有火炮,你老子手下的兵能听命了吗?”

一旦让军中知道实情,大好局面立刻崩溃。

再想打进来可就难了。

陶鲁吓了一跳:“库房里还有炮弹啊,怎么没了?”

“假的!”

陶成苦笑:“那是本将收集起来掩人耳目的,不止咱们军中没了,岳督抚军中也没了,谁也没想到,播州这么难打。”

“岳督抚和李知府那边进度也在变慢,都没炮弹了,铅子也不够用了。”

“所以要狠狠的消耗掉军中那些有二心的。”

陶鲁目瞪口呆。

本以为拿下海龙囤,没什么难度。

谁知道,炮弹早就没了,父亲在硬撑着呢。

想从武汉调炮弹,根本运不上来的,这四处都是山,他们这些常年打仗的都迷路了,还有土人引着呢,都迷路了,换做别人都进不来。

“但也不用担心,猛火油柜还在,铁皮炸弹也有,不用惊慌,你负责找粮食即可。”